薪火相传 奋斗不息:新时代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的时代意蕴与实践路径

14次阅读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是掌舵领航的坚强领导核心。百年大党,风华正茂,其永葆生机活力的奥秘,在于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一脉相承的优良传统与作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发扬光大。这不仅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更是面向未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局势和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重温、弘扬并践行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具有尤为重要的时代意蕴。它不仅是凝聚党心民心、应对风险挑战的强大精神力量,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障。

优良传统的深厚底蕴:历史的回响与精神的传承

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是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和形成的光荣传统和独特风范。它们熔铸于党的性质宗旨之中,体现着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党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所在。

回溯党的百年奋斗史,一系列宝贵的优良传统如璀璨星辰,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 这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精髓。从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到邓小平理论的解放思想,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发展,我们党始终坚持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勇于探索、勇于实践,拒绝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确保各项方针政策符合客观规律,顺应时代潮流。

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这是党的根本宗旨和生命线。从“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到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党能够获得最广泛支持的根本原因。

批评与自我批评、勇于自我革命: 这是我们党保持肌体健康、增强自身免疫力的强大武器。从延安整风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党始终坚持刀刃向内,敢于直面问题、修正错误,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确保党永葆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这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政治本色。从瑞金的红米饭南瓜汤到西柏坡的“两个务必”,再到新时代倡导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共产党人始终保持创业初期那股吃苦耐劳、勤俭朴素的精气神,以自身的清正廉洁和艰苦朴素影响和带动社会风气。

统一战线、独立自主: 这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党善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凝聚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同时,党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不惧外来压力,坚定走自己的路。

这些优良传统,是党在苦难辉煌中凝练的智慧结晶,是代代共产党人薪火相传的精神谱系,是党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它们穿越时空,历久弥新,是新时代我们党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强大精神支撑。

优良作风的时代价值:新征程的行动指南

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但前进道路上依然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如逆全球化思潮、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风险加剧,以及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社会矛盾多样化、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等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其时代价值显得尤为突出:

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根基: 优良传统与作风以其内在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党员干部树立了清晰的价值坐标和行为准则。在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利益多元交织的当下,弘扬这些传统作风,有助于党员干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够政治坚定、立场清醒。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厚植执政根基: 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新时代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就是要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幸福安康作为最大的人权,把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通过深入群众、问计于民、造福于民,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厚植党长期执政的坚实根基。

提高执政能力,应对风险挑战: 优良的作风是推动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课题,以及各种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风险挑战,弘扬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作风,能够促进党员干部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提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增强化解矛盾、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以过硬的作风确保各项事业行稳致远。

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永葆党的生机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正风肃纪反腐,赢得了党心民心。弘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持续推进自我革命,能够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生机活力,成为时代先锋。

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民族复兴: 优良的作风是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需要全体党员干部发扬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作风,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以改革创新精神谋发展,以敢于担当精神勇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新境界。

弘扬的实践路径:知行合一的探索

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需要知行合一、久久为功。

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

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的首要任务。要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通过理论学习,深刻理解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的形成逻辑、精神实质和时代内涵,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要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革命精神。

坚持人民至上,践行为民宗旨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各级党员干部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民情、倾听民意、集中民智。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办好,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勇于自我革命,深化全面从严治党

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持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要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要加强党内监督,充分发挥巡视巡察利剑作用,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要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经常进行政治体检,及时发现并纠正自身存在的问题,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和队伍纯洁。

树立实干导向,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务实重行,真抓实干是优良作风的鲜明体现。要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顽瘴痼疾,让党员干部从文山会海和不必要的检查考核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干事创业中去。要坚持正确的政绩观,不做表面文章,不搞花架子,真正把心思用在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上,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

传承艰苦奋斗,涵养清正廉洁

要持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反对一切铺张浪费、奢侈享乐的行为。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过紧日子,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做到克己奉公、廉洁自律,永葆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道德风范。

健全制度保障,形成长效机制

要把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融入党的建设各项制度中,形成科学完善的长效机制。通过完善党内法规制度,强化制度执行力,让优良作风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和习惯。同时,要健全考核评价和监督问责机制,对作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严肃处理,以制度的刚性约束保障优良作风的持续养成和发扬。

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薪火相传,继往开来

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的薪火相传,需要一代代青年人的接续奋斗。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是每一位青年党员和有志青年的时代责任与历史担当。

广大青年要以党的百年奋斗史为生动教材,深刻理解优良传统作风的深邃内涵,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奋进的力量。要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在基层一线、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厚植为民情怀,增长过硬本领。要保持艰苦奋斗的昂扬斗志,不贪图安逸,不惧怕挑战,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党和人民最满意的地方去建功立业。要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提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新时代青年要将个人成长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自觉传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结语

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是一项永无止境的必修课,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也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它不是简单的继承和复制,而是在守正创新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其在新征程上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将继续以优良的传统和作风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