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11次阅读

以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方位。从过去的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这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我们党对国家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和主动战略调整。在这个深刻变革的进程中,一个核心命题日益凸显,那就是“以党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不仅是一个理论命题,更是实践的指南,它深刻揭示了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与辩证关系,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和根本保证。

高质量发展,其内涵远超单纯的经济增长速度,它强调的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追求的是发展效益、结构优化、可持续性和人民福祉的全面提升。而要实现这样的发展,必须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一支思想统一、行动一致的党员队伍,以及一套科学完备的制度体系。党的建设,正是铸就这个核心、锻造这支队伍、健全这套体系的关键所在。因此,将党建工作融入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绝非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领导核心作用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障。

深刻理解党建引领的时代内涵

“以党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并非空泛之谈,它蕴含着深远的时代内涵。

首先,政治引领 是根本。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首要的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国家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下,只有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确保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党的政治引领作用,体现在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上,它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旗帜鲜明讲政治,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新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行稳致远。

其次,思想凝聚 是基础。高质量发展需要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和智慧。党建工作通过理论学习、思想教育、宣传引导,能够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统一思想认识,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当全体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够深刻理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意义、目标路径和实践要求时,就能形成强大的内生动力和发展合力。思想上的统一和精神上的振奋,是推动一切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软实力。

再次,组织保障 是关键。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严密的组织体系和高效的执行能力。党建引领体现在夯实基层基础,建强战斗堡垒,织密组织网络上。通过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健全各级党组织,优化组织设置,提升组织力,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能够有效传达到“神经末梢”,并转化为具体的实践行动。无论是企业生产、项目建设,还是乡村振兴、社会治理,有党组织的引领和保障,就能汇聚起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

最后,作风建设 是保障。优良的作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党建工作通过持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力戒空谈、崇尚实干,不断提升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清正廉洁的政治生态和务实高效的干部作风,能够极大提升社会信任度和发展活力,为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治理环境。

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多维作用

“以党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实践中表现出多方面的显著作用,涵盖了发展理念、发展动力、发展环境等多个维度。

1. 强化政治保证,坚定发展方向

高质量发展不是无序发展,更不是偏离航向的发展。党建引领的核心作用,就在于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最根本的政治保证。它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加强党的领导,确保发展方向不偏离,始终服务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宏伟目标。无论是制定五年规划,还是实施重大战略,党组织都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确保各项工作在党的领导下有序推进。

2. 凝聚思想共识,激发内生动力

高质量发展需要统一的思想认识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党建工作通过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新发展理念,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深刻理解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这种思想上的统一,能够凝聚起最广泛的共识,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万众一心、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使高质量发展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和共同追求。

3. 优化组织体系,筑牢发展堡垒

高质量发展的实现,离不开强有力的组织体系作支撑。党建引领体现在构建严密高效的组织网络上。通过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在企业,党组织是生产经营的“红色引擎”;在乡村,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在科研院所,党组织是科技创新的“主心骨”。每一个党组织都是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能够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把群众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4. 锤炼过硬作风,涵养清朗生态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党建引领通过持续正风肃纪反腐,坚决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不良作风。党员干部作风是否过硬,直接影响着发展的效率和质量。党建工作着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提倡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鼓励担当作为、攻坚克难。同时,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廉洁高效的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5. 激发创新活力,引领发展潮流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激发创新活力,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科技创新领域,党组织鼓励党员带头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在管理创新方面,党组织引导党员先行先试,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和发展路径;在制度创新层面,党组织推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优化的制度供给。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和党组织的引领作用,能够有效汇聚创新要素,突破发展瓶颈,抢占发展制高点。

如何具体落实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将党建引领落到实处,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和深化。

1. 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

高质量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只有理论上清醒,才能政治上坚定,行动上自觉。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特别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和新发展理念。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实践考察等多种形式,引导党员干部深刻理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2. 优化组织体系,筑牢战斗堡垒

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神经末梢”。要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推行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科技研发、社会治理深度融合,使党组织成为推动发展的坚强堡垒。例如,在企业中,推行“把骨干发展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的双向培养机制;在乡村,建强带头人队伍,发挥党支部在乡村振兴中的领导作用。

3. 激发党员活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在各自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针对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党员的特点,设计符合实际的载体和平台,如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攻坚队”,开展“我为高质量发展献一策”等活动,让党员在科技创新、生产经营、服务群众、攻坚克难中亮身份、作表率。

4. 深化作风建设,营造良好生态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要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反腐,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松绑,让党员干部有更多精力投入到抓落实、促发展上来。同时,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决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把心思和精力放在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实际发展上。营造一个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和营商环境,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5. 创新党建载体,融入发展全局

党建工作要打破传统思维定势,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使其更好地服务于高质量发展大局。要将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产品研发、市场开拓等深度融合,形成“发展所需、党建所能”的良好局面。例如,通过党建联建、党建共建等形式,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产学研各环节的协作,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探索数字化党建新模式,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6. 加强考核激励,推动落地见效

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是推动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落地见效的重要保障。要将党建工作的成效与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果紧密挂钩,完善党建考核指标体系,将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分解到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同时,要强化激励机制,对在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中表现突出的党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形成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良好氛围,确保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结语

“以党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一条宝贵经验,也是应对新挑战、抓住新机遇的战略抉择。它不仅强调了党在高质量发展中的领导核心地位,更指明了通过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不断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从而为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提供根本保证。在未来的发展征程中,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党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共同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篇章。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