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坚强的领导核心。党的百年奋斗史,不仅是一部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建设史、改革史,更是一部红色基因薪火相传、优良传统与作风赓续弘扬的党性淬炼史。进入新时代,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艰巨任务,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 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它不仅关乎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更直接影响到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及国家长治久安和繁荣富强。
优良传统与作风,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更是党赢得人民拥护、克服一切困难、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政治财富。本文将从历史渊源、新时代内涵、重大意义以及实践路径四个维度,深度解析 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 的时代价值与深远影响。
历史的回响:党的优良传统从何而来?
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并非凭空而生,而是从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在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探索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它们是党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凝结的智慧结晶,是无数共产党人前仆后继、艰苦奋斗的实践写照。
回溯党的历史,从井冈山时期的“支部建在连上”、朱德的扁担,到长征路上的“半条被子”故事;从延安时期的“与群众同甘共苦、与人民心连心”的窑洞对,到解放战争时期“将革命进行到底”的钢铁意志,无不闪耀着党的优良传统的光辉。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实事求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理论联系实际、顾全大局、听党指挥、为人民服务,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如同不竭的源泉,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
具体而言,党的优良传统主要体现在:
- 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 这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精髓,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避免主观臆断。
- 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这是党的根本宗旨,要求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这是党的政治本色,强调艰苦朴素、廉洁奉公,反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 批评与自我批评: 这是党保持生机活力的重要法宝,强调刀刃向内,勇于承认并纠正错误。
- 民主集中制: 这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强调既要充分发扬民主,又要实现集中统一。
- 顾全大局、纪律严明: 这是党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保证,强调个人服从组织,局部服从整体。
这些优良传统,是党战胜一切困难、赢得革命胜利、建设新中国的决定性因素。它们不仅是历史的经验总结,更是穿越时空的永恒价值,为新时代 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 奠定了坚实基础。
优良作风的精髓:新时代的要求与内涵
党的优良作风是党的优良传统的具体化和实践体现,它关乎党的形象、人心向背,以及事业兴衰。进入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中,优良作风被赋予了更为丰富和深刻的内涵,并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
新时代党的优良作风,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作风
这是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时代,面对各种挑战和机遇,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守正创新,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用事实说话,按客观规律办事,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这意味着要敢于揭示问题、正视矛盾,不回避、不掩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发展中的问题,以务实的行动推动事业发展。
密切联系群众、为民服务的作风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新时代,要持续走好群众路线,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这要求党员干部要心系人民、情系人民,深入群众、了解民意,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关切,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要坚决反对脱离群众、高高在上、作风粗暴等行为,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厚植党的执政根基。
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作风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也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因此,必须永葆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同时,要坚持不懈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做到清正廉洁、秉公用权,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批评与自我批评、勇于修正错误的作风
这是我们党保持肌体健康、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新时代,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要敢于直面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勇于承认错误,深刻剖析原因,并及时加以改正。这不仅是对个人政治品格的考验,更是党的事业薪火相传、永葆活力的关键。要营造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活氛围,让批评与自我批评成为常态,使红脸出汗成为警示和激励。
团结统一、民主集中制的作风
党的团结统一是党的生命。新时代,要继续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既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集思广益,听取不同意见,又要在此基础上实现正确的集中,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要求党员干部要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有效贯彻执行。
这些优良作风的精髓,不仅是党员干部的行为规范,更是衡量其党性修养的重要标准,是新时代党带领人民实现伟大梦想的有力保障。
新时代为何更需弘扬优良传统与作风?
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正经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但前进的道路并非坦途。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 在当下具有前所未有的时代意义和现实紧迫性。
首先,这是 应对“四大考验”和克服“四种危险”的迫切需要。当前,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也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优良传统与作风正是抵御这些考验和危险的“压舱石”和“稳定器”,能够帮助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增强抵御风险挑战的能力。
其次,这是 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内在要求。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弘扬优良传统作风,是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的治本之策。通过持续的教育引导和制度约束,能够有效清除党内存在的思想杂质和作风顽疾,使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更加坚强有力。
第三,这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障。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全国人民团结奋斗,更需要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能够凝聚党心民心,激发全民族的昂扬斗志,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坚实的政治保证和精神动力。只有党风正、政风清,才能汇聚起磅礴伟力,战胜一切艰难险阻,顺利实现各项战略目标。
第四,这是 提升党在人民群众中威信和公信力的关键举措。党群关系是影响党执政兴国的根本问题。优良的作风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当党员干部以优良的作风示人,深入群众、服务群众时,人民群众就会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力量,从而更加信任党、拥护党。反之,如果作风不正,就会严重损害党的形象,动摇党的执政基础。
最后,这是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的重要途径。党的作风,就是社会风气的重要风向标。当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得到有效弘扬时,它所体现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能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感召力,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持续向好,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全面提升。
因此,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不仅是政治任务,更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抉择。
如何有效弘扬?路径与实践
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而是需要系统谋划、久久为功的实践过程。这既包括思想层面的武装,也涵盖制度层面的约束,更要落实到行动层面的自觉。
理论武装与思想教育是根本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通过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深刻理解其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引导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同时,要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让党员干部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革命基因。要创新教育方式,运用新媒体、新技术,让理论学习和党史教育更接地气、更入人心。
制度建设与纪律约束是保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把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要求细化为具体的行为规范,形成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的制度体系。例如,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要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让制度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同时,要强化纪律执行,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对违反党纪党规的行为严肃查处,决不姑息迁就,形成强大震慑。
榜样引领与典型示范是动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大力宣传和表彰在各条战线上涌现出来的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集体,用他们的事迹感召人、激励人。通过树立看得见、摸得着的先进典型,让党员干部学有榜样、行有示范,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党性修养,形成见贤思齐、争当先进的良好风尚。要讲好新时代的红色故事,用鲜活的案例诠释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的时代价值。
监督检查与问责追责是关键
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体系,形成党内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相互配合的强大合力。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对违纪违法行为,要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严格实行问责追责,倒逼党员干部绷紧作风之弦,筑牢廉洁防线。
实践锻炼与基层淬炼是途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践,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锤炼党性、增长才干。通过参加志愿服务、结对帮扶、乡村振兴等实践活动,让党员干部亲身体验群众疾苦,了解基层实际,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要推动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区去锻炼成长,经风雨、见世面,积累实践经验。
文化传承与社会氛围营造是支撑
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不仅是政治要求,也是一种文化传承。要通过多种形式,将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之中。通过文艺作品、公共宣传、新媒体传播等多种渠道,营造全社会崇尚先进、学习榜样、弘扬正气的浓厚氛围,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优良作风蔚然成风。
展望未来,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 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薪火相传、接续奋斗。这不仅是对历史的最好致敬,更是对未来的最佳承诺。唯有将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党才能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引领中华民族向着更加辉煌的未来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