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纪新规,严守党员纪律底线: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的深刻内涵与实践路径

13次阅读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坚强的领导核心。党的团结统一、肌体健康、事业发展,无不建立在严明的纪律基础之上。纪律是党的生命线,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重要保证。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洞察世情国情党情变化,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将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在这一背景下,“学党纪新规,严守党员纪律底线”不仅是每一位共产党员的政治自觉,更是党的事业薪火相传、永葆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

时代呼唤:纪律建设的重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其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拥有铁一般的纪律。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然而,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各种风险挑战并存,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纪律规矩意识淡薄,甚至出现腐败变质现象,这些都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和事业。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纪律建设纳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布局,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不懈用严明的纪律管党治党,纪律的笼子越扎越紧,制度的篱笆越筑越牢。从出台《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到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再到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一系列重大举措旨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真正把纪律规矩刻印在心、落实于行。

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它不仅是对党员干部的约束,更是对广大党员的教育和保护。严明的纪律能够帮助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抵御各种诱惑,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同时,纪律也是凝聚党的力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保障。只有全体党员干部步调一致、令行禁止,党才能拥有强大的向心力和战斗力,才能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因此,深入学习党纪新规,严格遵守党员纪律底线,是新时代每一位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也是党的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障。

深入学习:新修订《条例》的核心要义

党的纪律建设是一个动态完善的过程,它必须与时俱进,以适应新时代党的建设需要。《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规范党组织和党员行为的基础性党内法规,是管党治党的重要尺子。党的十八大以来,《条例》历经多次修订,每一次修订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鲜明态度和坚强决心,旨在使党的纪律建设更加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最新修订的《条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时俱进地总结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经验,体现了党中央在纪律建设上的新要求。此次修订在保持《条例》总体框架稳定的基础上,充实完善了纪律处分的相关规定,使纪律的红线划得更清、底线标得更明。

新修订的《条例》主要有以下几个核心要义:

第一,突出政治纪律的极端重要性。政治纪律是党最根本、最重要的纪律。新《条例》进一步细化了对不忠诚不老实、表里不一,以及不顾大局、搞部门和地方保护主义等行为的处分规定,强调党员必须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明政治规矩,确保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第二,坚持问题导向,织密纪律笼子。新《条例》针对一些新出现的违纪行为,以及在实践中发现的纪律空白和薄弱环节进行了增补和完善。例如,对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不坚决、打折扣、搞变通等行为,以及党员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属谋取利益等行为,都作出了更具体、更严格的规定。这使得纪律处分更加精准化、靶向性更强,真正做到纪律面前人人平等、执行纪律没有例外。

第三,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新《条例》在保持惩戒尺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对一些新型违纪行为、以及对党内政治生活和政治生态造成恶劣影响的行为,规定了更加严厉的处分。这传递出党中央对违纪行为“零容忍”的坚定立场,警示广大党员干部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第四,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特色。新《条例》吸收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使纪律条款更符合新时代的要求,更具指导性和操作性。它不仅是规范党员行为的硬性约束,更是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党性修养、提高自我净化能力的行动指南。

深入学习新修订的《条例》,要求每一位党员不仅要原原本本学、逐章逐条学,更要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学。要深刻理解其修订的重大意义、核心内容和精神实质,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够政治信仰不变、政治方向不偏、政治立场不移。

严守底线:六大纪律的内涵与要求

党章规定,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党的纪律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这“六大纪律”构成了党的纪律体系,是每一位党员必须严格遵守的底线和红线。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支撑,共同维护着党的团结统一和先进纯洁。

1. 政治纪律:最根本、最重要的纪律。
政治纪律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根本保证。它要求党员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具体体现在: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不搞两面派,不做两面人;不妄议党中央大政方针,不散布违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论;不搞任何形式的非组织活动。严守政治纪律是党员的首要义务,是检验党员党性的根本标准。

2. 组织纪律: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保证。
组织纪律是处理党组织和党员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它要求党员做到: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不搞先斩后奏、擅自行动;如实向组织汇报个人重大事项,不隐瞒、不欺骗;不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不搞非组织活动。严守组织纪律,才能保证党的力量步调一致,确保党的决策部署有效执行。

3. 廉洁纪律: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保障。
廉洁纪律是党对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提出的要求。它要求党员做到:清正廉洁,公私分明,秉公用权,不以权谋私;自觉抵制各种腐蚀诱惑,不贪污受贿,不搞权钱交易;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不利用影响力谋取私利;不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和宴请;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严守廉洁纪律,是党员干部保持党性、赢得民心的关键。

4. 群众纪律: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纽带。
群众纪律是党与人民群众关系的集中体现。它要求党员做到: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维护群众利益,不损害群众合法权益;不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脱离群众;不向群众乱摊派、乱收费、乱罚款;不侵害群众的民主权利和人身财产权利。严守群众纪律,才能确保党始终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5. 工作纪律:保证党的各项任务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
工作纪律是党员在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规矩。它要求党员做到:认真履职尽责,忠于职守,勤勉工作;不滥用职权,不玩忽职守,不失职渎职;严格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不散布小道消息,不发表与党的决定不符的言论。严守工作纪律,才能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6. 生活纪律:规范党员个人品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的重要要求。
生活纪律是党员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它要求党员做到:培养高尚道德情操,注重家风家教,保持健康生活情趣;不追求低级趣味,不沉迷黄赌毒;不搞封建迷信活动;严格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言行文明,举止得体,维护党和党员的良好形象。严守生活纪律,是党员保持良好形象、发挥模范作用的基础。

这六大纪律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们相互关联、不可分割。违反任何一项纪律,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党的整体形象和事业。因此,每一位党员都必须牢固树立纪律意识,将这六大纪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党员的自我修养与实践路径

“学党纪新规,严守党员纪律底线”并非一句空洞的口号,它需要每一位党员将纪律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自觉和外在的行动。这不仅是一个学习领会的过程,更是一个持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的过程。

首先,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理论学习,筑牢思想根基。纪律的遵守源于对党的理论的深刻认同和对理想信念的坚定不移。党员要持续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章党规党纪。通过系统学习,深刻理解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从而坚定对党的信仰,对纪律规矩发自内心的尊崇。要原原本本学、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学,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

其次,要注重对照检视,经常反省自我。纪律的底线并非模糊不清的边界,而是清晰明确的红线。党员要经常以党章党规党纪为镜,对照自己的言行举止,查找差距和不足。特别是要对照新修订的《条例》,看自己是否存在不符合纪律要求的地方,是否存在纪律意识不强、规矩意识不牢的问题。通过自我剖析,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做到防微杜渐。要将反省检视融入日常,从小事做起,从点滴改起,真正做到慎独慎微。

再者,要强化监督意识,主动接受监督。纪律是硬约束,监督是强保障。党员要充分认识到,党组织的监督是对党员的关心和爱护,是帮助党员健康成长的重要方式。要以积极开放的心态,主动接受党组织和同志们的监督,虚心听取批评意见。对于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要诚恳接受、认真改正。同时,党员也要敢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相互提醒、相互监督,共同维护党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此外,要发挥模范作用,带头遵规守纪。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更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学习党纪新规、严守纪律底线的表率。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要严格按照党的纪律和规矩办事,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通过自身的一言一行,影响和带动身边的同志,形成遵规守纪的浓厚氛围。

最后,要将纪律要求融入日常工作和生活实践。纪律不是空洞的条文,它体现在党员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无论是履行岗位职责、处理群众事务,还是与人交往、净化朋友圈,都应自觉以纪律为尺子,以规矩为准绳。做到权力面前不越界,诱惑面前不动摇,困难面前不退缩。将纪律意识内化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真正让守纪律、讲规矩成为党员的鲜明特质。

结语

“学党纪新规,严守党员纪律底线”是新时代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每一位共产党员的终身课题和不懈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空前的决心和力度推进纪律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党的肌体不断净化,凝聚力和战斗力显著增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应牢记使命、忠诚担当,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行为准则,以“六大纪律”为底线,真正做到政治上清醒坚定、思想上纯洁高尚、行动上纪律严明。要时刻绷紧纪律这根弦,把纪律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纪律是铁,更是爱。严明的纪律是对党员的最好保护,也是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保证。让我们在新的征程中,以实际行动学好党纪、守好底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