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永恒的红色基因,不竭的奋斗力量
浩荡百载,风华正茂。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始终将自身的建设与发展,特别是优良传统与作风的赓续和弘扬,视为党永葆生机活力、赢得民心、实现执政使命的根本保障。从嘉兴南湖的红船起航,到井冈山星星之火的燎原,从延安窑洞的深思熟虑,到新中国成立的开天辟地,再到改革开放的波澜壮阔,直至新时代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国共产党一路披荆斩棘,攻坚克难,所依仗的不仅是科学的理论指引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更在于其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熔铸形成的、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与作风。它们如同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纽带,是指引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力量源泉。
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宏伟目标。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风险挑战与发展机遇并存。在这样的关键时期,如何更好地“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不仅是一个事关党自身建设的重大课题,更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民族未来发展的时代命题。它要求我们深刻理解这些传统与作风的深刻内涵及其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将其融入党的血脉、化为党的行动,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过硬的作风,带领全国人民踏上新的赶考之路。
溯源: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的深厚内涵
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是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它们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准则、精神指引和力量源泉。其内涵丰富,涵盖了党的思想作风、政治作风、组织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等方方面面。
首先,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 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精髓。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也是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从延安整风时期的“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到改革开放初期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无不彰显着党对实事求是原则的坚定恪守。新时代,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更需坚持这一原则,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进行科学研判和决策。
其次,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与民同乐、为民分忧”的焦裕禄,到“宁可自己吃亏、也要让群众满意”的杨善洲,无数共产党人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这一宗旨。新时代,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是对这一优良传统的最好诠释。
再者,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是党的传家宝。这是我们党在物质条件匮乏的年代里磨砺出的宝贵品格,也是在国家富强后依然需要坚守的政治本色。当年“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拥有飞机大炮的敌人,靠的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进入新时代,虽然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绝不能丢。它是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防火墙”,更是我们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助推器”。
此外,批评与自我批评 是党强身健体、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这是党在长期实践中探索出的独特优势,是解决党内矛盾、修正错误、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的重要法宝。通过坦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党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最后,民主集中制 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它既保证了党的团结统一,又充分发挥了党内民主,使党的决策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实际。同时,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也是党攻坚克难、夺取胜利的重要品质。面对各种风险挑战,党敢于亮剑、善于应对,不断夺取新的胜利。
这些优良传统与作风相互贯通、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独特的精神谱系和政治优势,是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红色基因”。
时代呼唤:新征程上弘扬优良传统的重大意义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新时代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弘扬优良传统是应对复杂国际局势、赢得战略主动的迫切需要。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地缘政治冲突不断,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尖锐。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我们党更需要依靠坚定的理想信念、密切的党群关系、顽强的斗争精神,凝聚起全国人民的磅礴力量,有效抵御外部风险挑战,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
其次,弘扬优良传统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坚实保障。中国梦的实现,绝非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成功。它需要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进行艰苦卓绝的努力,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在迈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中,我们面临着深化改革的深水区、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以及各类社会矛盾的凸显。只有大力弘扬实事求是、艰苦奋斗、为民服务等优良传统,才能确保各项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的热情,汇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伟力。
再次,弘扬优良传统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要求。长期执政对党是严峻的考验。腐败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将严重侵蚀党的肌体,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通过重温和践行党的优良传统,特别是批评与自我批评、严守纪律规矩等,能够有效清除党内各种消极因素,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使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最后,弘扬优良传统是凝聚党心民心、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有效途径。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和党的先进性,是党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的重要基石。当党群干群关系密切、干部作风优良时,人民群众就会对党充满信心,就会坚定不移地跟党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只有持续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才能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凝聚起更为强大的民族向心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力量保障。
实践路径:将优良传统融入血脉、化为行动
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并非一句空泛的口号,而是需要落到实处、见诸行动的系统工程。这要求我们从多个维度、采取多重举措,确保这些宝贵精神财富能够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和思想武装。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的根本途径。通过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深刻理解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的理论渊源、历史脉络和时代价值,从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将优良传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主题教育是加强理论学习、筑牢信仰根基的重要载体,要持续深入开展。
其次,要深化党性教育和实践锻炼。党性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优良作风是党性的外在体现。要通过常态化制度化的党性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同时,要注重实践锻炼,鼓励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群众,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维护稳定的第一线经受考验、磨砺意志、增长才干。例如,选派干部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艰苦地区任职,让他们在实践中体悟和践行党的优良作风。
再者,要完善制度机制,强化规矩意识。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的固化和长期坚持,离不开科学完善的制度保障。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规范行为、约束权力、引导作风。例如,完善党内监督体系,健全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将作风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干部政绩的重要标准。要加强党内法规制度的学习宣传和执行,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此外,要树立榜样,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大力宣传在各个领域践行党的优良传统、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典型,用他们的感人事迹激励和带动广大党员干部。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上率下,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广大党员干部,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
最后,要强化监督执纪,坚持严管厚爱。对违反党的纪律、损害党群关系的作风问题,要敢于亮剑、严肃查处,形成震慑,坚决遏制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同时,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既要用纪律的尺子衡量党员干部的行为,又要关心爱护干部,为担当者担当,为实干者撑腰,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担当使命:以优良作风引领高质量发展
优良作风不仅是党自身的建设要求,更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特别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作风是生产力、凝聚力、战斗力。在新时代,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就是要将其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以实事求是的作风引领科学决策。高质量发展意味着不再片面追求速度,而是注重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在决策过程中,摒弃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深入调研、掌握实情,尊重规律、科学分析,从实际出发制定政策措施,避免拍脑袋决策、盲目蛮干,确保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和决策的科学性。
以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激发创新活力。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高质量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创新驱动。党员干部要深入群众、倾听民意、了解民需,把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汇聚到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来。只有真正了解民生所需,才能精准发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艰苦奋斗的作风推动攻坚克难。高质量发展往往面临诸多瓶颈和挑战,如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生态环境保护的紧迫性问题等。这些都需要党员干部发扬革命前辈艰苦奋斗的精神,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久久为功,善作善成。
以廉洁奉公的作风营造良好营商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党员干部要自觉做到廉洁自律,秉公用权,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要持续深化反腐倡廉,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营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让各类市场主体安心发展、放心投资,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党的优良作风是引领和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定海神针”,它要求党员干部以担当作为的精气神、真抓实干的硬功夫,将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具体行动和实际成效。
结语:继往开来,永葆党的生机活力
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是一个常讲常新、永无止境的重大课题。它不是一阵风、不是一阵子,而是一个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的长期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越是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越是需要我们牢记来路、不忘初心,坚守和赓续那些熔铸在党百年奋斗历程中的优良传统与作风。
每一名共产党员,都是党的肌体细胞,都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优良传统与作风的神圣使命。我们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深刻认识到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法宝。
展望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正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更要自觉做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的坚定信仰者、忠实传承者和模范践行者。让实事求是、为民服务、艰苦奋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宝贵精神财富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转化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确保党在新征程上始终充满生机活力,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