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本培元:加强党性修养,永葆党员本色的永恒课题

12次阅读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坚强的领导核心。作为执政党,其先进性和纯洁性关系到国家的命运、民族的未来。而维系这份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在于每一名党员永不褪色的党性修养和始终如一的党员本色。加强党性修养,永葆党员本色,这不仅是时代赋予每一位共产党员的庄严使命,更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活力的固本培元之策。

什么是党性修养?为何永葆党员本色如此重要?

党性,是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党员本质属性的凝练。它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具体品格。党性修养,顾名思义,就是党员在党的理论指导下,通过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增强党性观念,锤炼意志品质的过程。永葆党员本色,则是指共产党员始终保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清正廉洁的操守、艰苦奋斗的作风、无私奉献的精神,即使身处逆境、面对诱惑,也能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党性修养,永葆党员本色,其重要性愈发凸显。

首先,这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要求。一个政党的先进性,不仅体现在其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上,更体现在其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上。如果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就如同肌体细胞病变,会从根本上侵蚀党的健康肌体。只有全体党员都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才能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

其次,这是应对新时代风险挑战的必然选择。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各种思潮相互激荡,腐蚀和诱惑无处不在。部分党员干部在金钱、权力、美色面前放松了警惕,理想信念滑坡,最终背离了党和人民。党性修养是党员干部的“精神钙片”,能有效增强其政治免疫力,帮助他们筑牢思想防线,抵御各种糖衣炮弹的侵蚀,确保党的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最后,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保证。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更离不开千千万万优秀共产党员的担当奉献。党员的党性强弱,直接关系到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关系到各项事业的推进效率。只有全体党员都以过硬的党性、过硬的本领、过硬的作风,汇聚起磅礴力量,才能攻坚克难,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如何加强党性修养,永葆党员本色?

党性修养是一个终身课题,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和实践。

1. 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支柱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就会得“软骨病”。加强党性修养,首要任务就是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要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特别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党的创新理论是改造主观世界、锤炼党性的强大思想武器。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切实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要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通过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这能帮助党员更好地认清历史方位,明晰前进方向,不被各种错误思潮所迷惑。

2. 严守党规党纪,增强规矩意识

纪律是党的生命。没有铁的纪律,党就没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党性修养,必须把严守党规党纪作为基本要求和重要内容。

要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明确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要自觉对照党章党规党纪,用党章党规党纪规范自己的言行,时刻绷紧纪律这根弦。

要强化组织观念,自觉服从组织安排,严格执行党的决定,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党员无论职务高低、资历深浅,都要把自己摆进去,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想到自己是党员,都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也是加强党性修养的有效途径。党员要勇于揭露和纠正自身的缺点错误,也要敢于指出他人的不足,真正达到“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在红脸出汗中淬炼党性。

3. 树牢宗旨意识,践行为民初心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加强党性修养,最终要体现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上。

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要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要深入基层,倾听民声。党员要放下架子,深入群众,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心关心群众疾苦。要通过走访、座谈、问卷等多种形式,及时掌握社情民意,把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放在心上,体现在行动中。

要解决实际问题,增强群众获得感。要聚焦教育、医疗、养老、就业、住房等民生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让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

4. 锤炼道德品格,培塑清风正气

党性修养不仅是政治上的锤炼,也是道德上的提升。共产党员的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要加强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修养。党员干部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注重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独慎微,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管好自己和家人,净化“朋友圈”“生活圈”。

要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清廉是福,贪腐是祸。党员要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不搞特权,不谋私利,以实际行动维护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

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史。新时代,虽然物质条件改善了,但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不能丢。党员要带头反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保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本色,以奋斗姿态迎接挑战,创造新业绩。

5. 勇于担当作为,在实践中磨砺

理论学习和道德修养是基础,实践磨砺才是检验党性修养的最终标准。

党员要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风险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要积极投身到改革发展的主战场、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维护稳定的第一线,在攻坚克难中增长才干,在经受考验中淬炼党性。

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党员要带头学习、带头实干、带头奉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群众。要立足本职岗位,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努力创造一流业绩,以实际贡献诠释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

党组织要为党员加强党性修养提供良好环境和有效平台。通过常态化制度化的学习教育、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精准的监督执纪,以及选树先进典型、激励担当作为等方式,帮助和引导党员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党性修养,永葆党员本色。

结语

加强党性修养,永葆党员本色,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场永无止境的自我革命。它要求每一位共产党员时时警醒、处处自律、事事担当。只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在风云变幻的时代浪潮中,始终保持政治定力、道德魅力和精神活力。

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让我们以永不褪色的党性之光,照亮前行之路;以始终如一的党员本色,汇聚磅礴伟力,为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