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清朗的根本保障:全面从严治党与良好政治生态的内在逻辑

15次阅读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自身建设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其中,“全面从严治党”与“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被视为一体两面、互为表里的重要战略部署。它们不仅是新时代党建理论的创新成果,更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障。理解二者的内在逻辑,对于我们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定不移地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和伟大自我革命,具有深远的意义。

全面从严治党:新时代管党治党的鲜明主题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党内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如腐败高发、作风不正、纪律松弛、组织涣散等,深刻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汲取国内外执政党兴衰的教训,而提出并深入推进的重大战略举措。它是一个涵盖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等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其核心要义在于一个“全面”和一个“从严”。

“全面”体现在覆盖范围广、涉及领域宽。首先,治党对象全面,涵盖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没有特殊党员,没有法外之地;其次,治党内容全面,从思想、作风、纪律到组织、制度、反腐败,无一遗漏;再次,治党环节全面,从党的领导、理论武装、制度建设到监督执纪、问责惩处,贯穿于党的建设全过程。这表明,从严治党不是阶段性的运动,更不是针对少数人的权宜之计,而是全方位、全时段、全覆盖的常态化要求。

“从严”则强调了执纪的严肃性、问责的硬度、制度的刚性。它意味着坚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对一切违反党规党纪的行为零容忍,坚决查处腐败分子,严肃整治不正之风。从“老虎”、“苍蝇”一起打,到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再到破立并举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无不彰显着党中央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决心,将全面从严治党进行到底的坚定意志。这种“严”是原则,是底线,更是保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要求。

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清除了党内存在的沉疴流弊,挽救了党,更在于重塑了党的形象,提升了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它使党在经历一系列风险挑战后,能够更加坚强有力地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

良好政治生态: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政治生态”一词,形象地描绘了一个地方或一个单位政治生活的基本面貌。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意味着政治环境风清气正、山清水秀,充满正能量,能够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它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有着一系列具体而鲜明的特征。

首先,选人用人导向正确。在良好政治生态中,选人用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真正让“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脱颖而出,让投机钻营、跑官要官者没有市场。这能有效激发干部队伍的活力,形成崇尚实干、担当作为的良好风气。

其次,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健康。民主集中制原则得到坚守,批评与自我批评成为常态,党内同志之间坦诚相待、互通有无,不搞小圈子、不搞团团伙伙。这种健康的党内生活,能有效预防和纠正各种不正之风,保持党的肌体健康。

再者,干部作风清正廉洁。党员干部能够严守纪律规矩,秉公用权,廉洁奉公,自觉抵制各种腐蚀,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党群干群关系密切,党心民心相通,群众满意度高。

此外,权力运行规范透明,监督制约机制健全。权力运行在阳光下,有制度约束,有监督保障,从源头上杜绝权力寻租和腐败滋生的空间。政商关系清白,既亲又清,营商环境优良,社会公平正义得到维护。

概而言之,良好政治生态是一个地区或部门党风、政风、民风的集中体现,是检验全面从严治党成效的重要标尺,更是推动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它意味着政治空气清新、政治文化健康,能让党员干部在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感受到奋斗的价值,从而迸发出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标本兼治:全面从严治党如何塑造政治生态

全面从严治党与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内在逻辑和辩证统一关系。全面从严治党是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根本前提和关键举措,而良好政治生态则是全面从严治党成效的集中体现,并反过来巩固和深化从严治党的成果。

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从严惩腐是净化政治生态的首要任务。 过去,一些地方政治生态恶化,重要原因在于腐败现象滋生蔓延,拉帮结派、权钱交易盛行。全面从严治党首先从高压反腐入手,坚定不移地“打虎拍蝇猎狐”,查处了一大批腐败分子,清除了一批政治上的“两面人”,极大地遏制了腐败蔓延势头。这种雷霆手段,不仅震慑了腐败分子,更向全党全社会释放了强烈信号:党中央对腐败零容忍,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绝不是一句空话。通过治标,有效遏制了政治生态的持续恶化,为后续的治本之策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思想建设是根本,铸魂补钙是净化政治生态的基础。 政治生态的恶化,往往始于思想的滑坡和信念的动摇。全面从严治党强调思想建党,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等,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当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站位高,就能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在诱惑面前守住底线,从根本上杜绝各种歪风邪气的侵蚀,为良好政治生态的形成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纪律建设是治本之策,立规明纪是构建政治生态的保障。 政治生态不良,往往与纪律松弛、规矩意识淡薄有关。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修订和完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划清红线、明确底线。通过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这使得党内政治生活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有效纠治了拉帮结派、搞小团伙、任人唯亲等破坏政治生态的行为,确保了权力在制度的笼子里规范运行。

作风建设是关键,八项规定是涵养政治生态的长期实践。 不正之风是污染政治生态的突出表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中央政治局立足的八项规定开始,驰而不息纠治“四风”,从公款吃喝、超标用车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都进行了严厉整治。作风建设的深入推进,使得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带动了社风民风的持续向好。当党员干部能够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党群干群关系自然融洽,政治生态也因此变得更加清朗。

制度建设是治本之长效,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是优化政治生态的根本途径。 良好的政治生态离不开健全的制度保障。全面从严治党着眼于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如加强党内监督,完善巡视巡察制度,派驻监督全覆盖,健全问责机制等。这些制度设计旨在堵塞漏洞、弥补短板,形成科学的权力运行制约监督体系,确保权力阳光运行,从源头上减少腐败滋生,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提供了长期有效的制度保障。

相互促进:良好政治生态如何反哺从严治党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不仅是全面从严治党的目标,也是其持续深入的动力源泉。当一个地方或单位的政治生态被净化和优化后,它会反过来对从严治党产生积极的“反哺”效应。

首先, 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在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中,干部能够安心、放心地干事创业,不用担心“劣币驱逐良币”,不用担心遭受不白之冤。组织上坚持实事求是、公正对待干部,让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平台、有奔头,形成正向激励。这种积极的氛围,使得广大党员干部能够心无旁骛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从而进一步巩固从严治党的成果。

其次, 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监督合力 。良好政治生态意味着干部群众的监督意识普遍增强。当政治环境清朗,群众敢于监督、乐于监督,党内监督更加严格,纪检监察机构能够更有效地履行职责。这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监督机制相互配合,使得任何试图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都难以遁形,大大降低了腐败发生的可能性,也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强大的外部助推力。

再者, 提升党组织和党员的自我净化能力 。当清正廉洁成为主流,当纪律规矩深入人心,党组织和党员个体会形成强大的自我修复和自我完善能力。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会遭到内部成员的普遍抵制和谴责,使得腐败分子失去滋生蔓延的土壤和空间。这种内生的自律和抵制机制,是全面从严治党得以持续深入的内在保障。

最后, 赢得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和坚定支持 。全面从严治党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当政治生态风清气正,人民群众看到党真正为民服务、为民执政,对党的信任和支持就会更加坚定。这种深厚的群众基础,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最广泛、最持久的民意支持,使得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能够更好地贯彻落实,从而进一步增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能力。

持之以恒:永远在路上的自我革命

尽管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显著成效,政治生态持续向好,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管党治党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滋生腐败的条件也更加隐蔽和多样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这意味着,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不能有丝毫松懈。一是要坚持思想不放松,持续深化理论武装,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二是要坚持力度不减弱,对腐败和不正之风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坚决防止反弹回潮。三是要坚持制度不懈怠,不断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堵塞漏洞,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四是要坚持监督不缺位,强化日常监督和长期监督,实现监督全覆盖、无死角。

更重要的是,要将全面从严治党融入国家治理全过程。通过深化改革,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制度和机制上预防和解决问题。例如,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完善党内监督和外部监督的有效衔接,形成监督合力;健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机制,让实干者有机会、有舞台。

深远影响:为民族复兴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全面从严治党与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持续推进,不仅对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产生深远影响,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不可估量的战略意义。

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全面从严治党使得党经受住了重大考验,实现了浴火重生,锻造了更加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显著增强,确保了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能够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带领人民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对于国家发展而言,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干部队伍作风务实、清正廉洁,能够集中精力抓发展、谋创新,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良好的政商关系和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吸引了更多投资,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因此不断提升。

对于人民群众而言,良好政治生态意味着公平正义得到彰显,切身利益得到维护,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信心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廉洁奉公、勤政为民,能够更好地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厚植党的执政根基。

综上所述,“全面从严治党”与“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全面从严治党是手段,是路径,是根本保证;良好政治生态是目标,是结果,是集中体现。二者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共同构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坚固基石。在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将这场自我革命进行到底,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巩固和发展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最坚实的政治保障。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