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领会,始终感恩奋进:以一流标准书写新时代华章

12次阅读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的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犹如指路明灯,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这些重要指示精神,不仅是国家发展的行动指南,更是每一位中华儿女担当使命、奋发图强的思想武器。深入学习领会其核心要义,并将其转化为“始终感恩奋进一流标准”的实际行动,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责任与光荣使命。这不仅是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担当,更是对历史的负责,对未来的承诺。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将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推动各项事业发展,才是对这份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的最好回应。

深刻领会核心要义:思想指引的强大力量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绝非简单停留在字面,而是要全面系统地掌握其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这需要我们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深度挖掘和领会:

首先,要把握其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它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总书记的每一次重要指示,都饱含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体现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等精髓要义。我们必须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提升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要领会其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无论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还是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医疗改革,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无不彰显着“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这要求我们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各项工作中充分体现人民主体地位,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只有真正站稳人民立场,我们的工作才能获得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和力量。

再者,要理解其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谋划。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共同指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要求我们胸怀“两个大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深刻理解各项改革举措的战略意图,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最后,要体会其深厚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使命担当。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风险挑战,强调自我革命,正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体现。他要求全党同志增强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勇于担当,敢于胜利。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激励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应对风险挑战,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投身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深刻领会这些核心要义,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向同力、行动上同频共振,使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成为我们克难攻坚、开创未来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

心怀感恩:时代赋予的责任与机遇

“感恩”二字,承载着对来时路的深情回望,对当下盛世的由衷珍惜,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我们之所以要始终心怀感恩,是因为我们生逢其时,沐浴在党的光辉下,见证并参与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首先,感恩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非凡的理论勇气、卓越的政治智慧、高超的领导艺术,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打赢脱贫攻坚战,从抗击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到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党中央的掌舵领航和坚强领导,离不开习近平总书记的英明决策和深远谋划。我们对这份领导力和定力,理应心怀感恩。

其次,感恩国家发展的伟大成就。今天的中国,经济实力跃居世界第二,科技创新日新月异,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空前提升。我们拥有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日益完善的法治体系,以及为实现个人价值提供广阔舞台的各项政策。这些来之不易的成就,是几代人接续奋斗的结果,更是新时代在党的领导下,全体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晶。生于斯长于斯,我们是这些成就的受益者,也更是这些成就的见证者和维护者,理应对此深怀感恩之情。

再者,感恩时代赋予的广阔机遇。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更是充满机遇的时代。无论是投身科技创新前沿,还是扎根基层服务人民,无论是参与乡村振兴,还是助力高质量发展,每一个领域都蕴藏着实现个人价值、贡献国家力量的巨大空间。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我们提供了清晰的奋斗目标和科学的方法论,让我们在面对复杂局面时能够保持清醒、坚定方向。这种机遇感和方向感,让我们更有信心、更有动力去迎接挑战、创造辉煌。

心怀感恩,并非止步于情感上的认同,更要将其转化为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感恩不是被动的享受,而是主动的担当。正是因为感恩,我们才更应该珍惜当前的良好局面,更应该加倍努力,将小我融入大我,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奋发图强:以一流标准铸就伟大事业

“奋进一流标准”,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各项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也是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它意味着在任何领域、任何环节,我们都要追求卓越,力求达到最高水准。

首先,在思想认识上要树立一流标准。这要求我们坚持理论学习的常态化、系统化、深入化,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用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流的思想认识是实现一流业绩的前提和基础。

其次,在工作实践上要践行一流标准。
具体而言,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高效率: 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用最少的时间成本完成最高质量的任务。摒弃拖沓、敷衍的工作作风,追求当日事当日毕,事前有计划,事中有督促,事后有总结。
  2. 高质量: 无论从事何种行业、何种岗位,都要对产品、服务、成果的质量精益求精。科研工作者要追求原创突破,生产工人要打造精品,服务人员要提供极致体验,行政管理人员要提升治理效能。质量是发展的生命线,也是竞争力的核心所在。
  3. 高要求: 对自己要敢于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满足于“过得去”,而是要追求“做得好”、“做得优”。要勇于挑战自我,敢于突破常规,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推动工作。
  4. 高创新: 一流的标准必然伴随着创新。要坚持问题导向,勇于探索新方法、新路径,打破思维定式,用创新驱动发展,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各个方面,都要力争走在前列。
  5. 高担当: 面对矛盾和困难,要敢于迎难而上,不推诿、不逃避,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积极投身改革发展的主战场,在实践中锤炼过硬本领。

实现一流标准,不是一句空喊的口号,而是需要真抓实干的毅力。这要求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每一位奋斗者,都要将“一流标准”融入日常工作生活的点滴之中,将其作为一种自觉的追求和行动准则。

知行合一:将指示精神转化为具体行动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思想的价值在于实践。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内化为感恩奋进的强大动力,并以一流标准推动各项事业发展,最终要落到知行合一、真抓实干上来。

首先,要坚持问题导向。在学习领会总书记指示精神时,不能泛泛而谈,而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短板弱项,深入思考如何运用指示精神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将理论学习与调查研究紧密结合,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

其次,要细化工作举措。将抽象的指示精神转化为具体的任务清单、时间表和路线图。每一项工作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责任主体、实施步骤和考核标准。要注重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的有效衔接,确保各项部署能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再者,要强化督促检查。一流标准的实现,离不开严格的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估。要建立健全科学的考评体系,对工作进展和成效进行量化考核,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确保各项工作不折不扣地按照一流标准推进。对于敷衍塞责、不作为乱作为的,要严肃追责问责,形成强大震慑。

此外,要提升自身能力。实现一流标准,需要一流的能力素质。这要求我们不断加强学习,拓展知识面,提升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要通过理论培训、实践锻炼、岗位磨砺等多种方式,全面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人民群众、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真正做到能打硬仗、善打胜仗。

最后,要保持廉洁自律。践行一流标准,也包括在作风和纪律上保持一流。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始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清白做人、干净做事。以廉洁奉公的良好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为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必须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感,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转化为具体行动,以感恩之心激发奋进力量,以一流标准推动事业发展,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辉煌业绩。

回首过往,我们感恩党和国家带来的繁荣与安定;立足当下,我们奋力拼搏,以一流标准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怀,坚信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指引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书写更加壮丽的时代华章!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