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四个精准服务”,用心用情做好新时代老干部工作

13次阅读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一代代老干部倾其一生,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鞠躬尽瘁,贡献了宝贵的青春、智慧和力量。他们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连接历史与未来的重要桥梁。做好新时代老干部工作,不仅是对他们历史功绩的充分肯定和深切感恩,更是党性、人民性和时代性的集中体现。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这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我们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进一步强化“四个精准服务”,真正做到用心用情,把老干部工作做深、做实、做细、做出彩,让广大老干部政治上更有荣誉感、组织上更有归属感、生活上更有幸福感。

历史回响与时代要求:为何要强化“四个精准服务”?

老干部工作的核心,在于回应老干部的现实需求与精神期盼。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老干部的构成、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需求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从过去的“一刀切”式服务,到如今强调“精准化、个性化、精细化”服务,是时代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践行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

“四个精准服务”是做好新时代老干部工作的关键抓手,它意味着我们要告别粗放式管理,转向精细化服务,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这不仅是对老干部物质生活的保障,更是对他们精神世界的丰富和滋养。它要求我们深入调研,摸清底数,了解需求,分类施策,确保每一项服务都落到实处,精准对接老干部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而“用心用情”则是贯穿始终的灵魂,它决定了服务的温度和深度,是做好老干部工作的根本前提。只有真正把老干部当亲人,带着感情去做事,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和尊重,才能让服务充满人情味,真正暖到老干部心坎里。

1. 精准学习服务:思想引领与知识更新

老干部虽然离开了工作岗位,但思想上不能“退休”,政治上不能“掉队”。精准学习服务旨在确保老干部能够及时了解党的最新理论、方针政策,保持政治清醒和思想常新,继续发挥其政治优势和经验优势。

具体实践方面:

  • 定制化学习内容: 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背景和兴趣偏好的老干部,量身定制学习资料和课程。例如,针对理论功底深厚的老干部,可提供更深入的理论研讨材料;对身体不便的老干部,则可采取“送学上门”服务,将报纸、学习资料直接送到家中。
  • 多样化学习形式: 突破传统模式,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学习方式。线下可定期组织专题报告会、形势政策宣讲会、学习心得交流会等;线上则可利用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等平台,推送党的创新理论、红色经典、健康养生知识等,让老干部足不出户也能学习。
  • 互动式学习体验: 鼓励老干部在学习中思考、在交流中提升。可设立“老干部学习小组”,定期开展读书分享会、理论沙龙等活动,搭建思想碰撞和交流的平台。同时,鼓励老干部结合自身经历,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让学习成为一种传承和弘扬。
  • 政治引领与精神滋养: 学习服务的根本目的在于加强政治引领,引导老干部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学习,帮助他们正确看待改革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继续为党和国家事业献计出力。

2. 精准生活服务:细致入微的关怀保障

老干部的晚年生活质量直接体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温度。精准生活服务就是要从细微处入手,全面覆盖老干部衣食住行、医疗保健等方方面面,确保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安享晚年。

具体实践方面:

  • 医疗健康优先保障: 完善老干部医疗保障体系,落实各项医疗待遇,开通就医绿色通道,定期组织体检。针对患有慢性病或行动不便的老干部,可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上门巡诊、送药上门等个性化医疗服务,确保他们能够及时、便捷地获得医疗帮助。
  • 养老服务体系健全: 结合老干部实际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养老服务。对于居家养老的老干部,可提供助餐、助洁、助浴等上门服务;对于有集中养老需求的老干部,可协调优质养老机构,并定期探访慰问。同时,关注失能、半失能老干部的特殊需求,提供专业照护。
  • 日常生活关怀到位: 细化日常慰问、走访制度,特别是逢年过节、生病住院、家庭有特殊困难时,要及时送去组织的温暖。建立老干部需求清单和资源清单,通过“点单式”服务,精准对接老干部在出行、购物、家政等方面的需求。
  • 人文关怀与情感连接: 建立老干部个人档案,掌握他们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和家庭情况,进行人性化管理。组织各种文体活动,如兴趣小组、老年大学课程、春秋游等,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老干部服务中来,形成多方协同的良好局面。

3. 精准组织服务:搭建平台与发挥作用

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的经验智慧是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资源。精准组织服务旨在为老干部搭建发挥余热的平台,让他们在组织生活中感受归属感,在参与社会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真正做到老有所为。

具体实践方面:

  • 强化党组织建设: 健全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加强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定期开展组织生活。鼓励老干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与支部活动,为年轻党员做好传帮带。
  • 搭建建言献策平台: 鼓励老干部结合自身经验和专业特长,积极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建言献策。可设立“老干部工作室”、“智囊团”,定期组织座谈会、研讨会,征求他们对重大决策、重点工作的意见建议。
  • 引导发挥余热作用: 结合老干部的兴趣特长和身体状况,引导他们参与到力所能及的社会服务中。例如,担任党史宣讲员、社区监督员、青少年校外辅导员、文明城市创建志愿者等。通过参与,让老干部感受到被需要、被尊重,实现人生价值的再升华。
  • 丰富组织生活: 定期组织健康有益、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如书画摄影展、歌咏比赛、棋牌活动等,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离退休干部集体的凝聚力。

4. 精准精神服务:温暖人心的情感慰藉

老干部在晚年生活中,除了物质需求,更需要精神上的慰藉和情感上的关怀。精准精神服务就是要关注老干部的心理健康,疏导不良情绪,满足其精神需求,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尊重和温暖。

具体实践方面:

  • 心理健康关怀: 针对老干部可能出现的焦虑、孤独、失落等情绪,提供心理疏导和咨询服务。可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定期开展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老干部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 定期走访慰问: 建立常态化走访慰问制度,工作人员要带着真诚和感情,深入老干部家中,与他们拉家常、听心声,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特别是对于高龄、独居、患病的老干部,更要加大走访频次。
  •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组织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如电影放映、京剧欣赏、地方戏曲表演等,满足老干部的精神文化需求。鼓励他们培养兴趣爱好,参与老年大学、文化社团等活动,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 营造尊重氛围: 在全社会倡导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风尚,通过新闻宣传、公益活动等方式,宣传老干部的先进事迹和奉献精神,让老干部感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关爱。同时,加强与老干部家属的沟通联系,共同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用心用情:老干部工作的灵魂所在

“强化‘四个精准服务’用心用情做好老干部工作”的精髓在于“用心用情”。精准服务是方法和路径,而用心用情则是态度和境界。

  • “用心”体现在主动思考和创新上: 要深入研究老干部的身心特点和时代需求,预判可能出现的问题,创新服务模式和手段。比如,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老干部信息库,实现服务需求与资源供给的精准匹配。
  • “用情”体现在真诚关爱和人文情怀上: 要把老干部当作自己的长辈、亲人,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用真情实意去打动他们。一个温暖的微笑,一句亲切的问候,一次及时的帮助,都可能给老干部带来巨大的安慰。它要求我们不仅要提供物质上的帮助,更要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陪伴。

结语

新时代的老干部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强化“四个精准服务”,用心用情做好老干部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党优良传统和作风的赓续传承。让我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老干部的深厚感情,不断提升老干部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人文化水平,真正让老干部们安享幸福晚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贡献智慧和力量。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