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四个精准服务”:用心用情,新时代老干部工作的温暖与力量

10次阅读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一代代老干部披荆斩棘、默默奉献,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连接历史与未来的重要桥梁。进入新时代,老干部工作的内涵和要求也在不断深化。仅仅停留在“面”上的普惠式关怀已不足以满足老干部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需求。为此,党中央提出了“强化‘四个精准服务’,用心用情做好老干部工作”的明确要求,这不仅是对老干部工作提出了更高标准,更是彰显了党对老干部的深切关怀与高度重视。

“四个精准服务”如同一把钥匙,精准开启了老干部工作的创新之门,它强调的不再是简单的服务,而是有方向、有重点、有温度、有实效的精细化管理和人性化关怀。而“用心用情”则是贯穿始终的灵魂,它要求我们在政策落实、服务供给、精神关怀的每一个环节,都注入真挚的情感、倾注全部的心力,确保老干部们政治上受尊重、思想上受关注、生活上受照顾、精神上受慰藉,真正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与关怀。这不仅关乎老干部们的晚年幸福,更关乎社会和谐稳定,关乎红色基因的传承,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为什么说“四个精准服务”是老干部工作的核心要义?

当前,老干部群体结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他们有的希望继续发挥余热,有的则更注重健康养生和精神文化生活。过去的“一刀切”服务模式,难以适应这种多样性和个性化需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四个精准服务”应运而生,成为新时代老干部工作的核心要义。

“精准”二字,意味着对老干部群体进行细致的分类、深入的了解,进而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它避免了资源的浪费,提高了服务的效率和有效性,真正做到了“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而“用心用情”则为“精准服务”注入了人文底色,它要求我们不仅要完成任务,更要带着温度去服务,带着感情去交流,让老干部在享受到物质保障的同时,也能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情感上的共鸣。这种结合,使得老干部工作从传统的行政事务上升到了一项充满人情味、体现家国情怀的崇高事业。它不仅是对老干部辛劳一生的最好回报,也是对全社会尊老敬贤优良传统的生动诠释。

精准服务一:强化思想政治引领,筑牢精神家园

老干部政治立场坚定,党性观念强,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是做好老干部工作的首要任务。这不仅是对他们政治生命的尊重,更是帮助他们始终保持与党中央高度一致,安享晚年精神充实的必要保障。

具体而言,要做到“精准”引领,首先需建立常态化的学习机制。通过组织专题报告会、座谈会、研讨班等形式,及时传达党中央的最新精神和重大决策部署,引导老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解党的创新理论。其次,要针对老干部特点,创新学习形式。可以运用线上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工具,推送有声读物、微党课等内容,方便老干部随时随地学习。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干部,则可开展送学上门服务,确保不漏一人。再者,要注重倾听老干部的思想动态,及时回应他们的关切,解疑释惑,化解心结。通过定期走访慰问、开展谈心谈话,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和情绪变化,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同时,积极引导老干部发挥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建言献策,让他们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同心同德,筑牢他们坚如磐石的精神家园。

精准服务二:细化生活保障措施,提升幸福指数

生活保障是老干部工作的基石。对老干部而言,他们最直接、最现实的需求往往体现在衣食住行、医疗健康等方面。细化生活保障措施,就是要把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服务做到极致,让老干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居、老有所乐。

在医疗健康方面,要建立健全老干部健康管理制度,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这包括开辟就医绿色通道、定期组织免费体检、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广远程医疗咨询等,确保他们能够及时获得高质量的医疗照护。特别是针对患有慢性病、失能半失能的老干部,要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和居家养老支持,减轻家庭负担。在日常生活中,要关注老干部特殊困难,提供精准帮扶。例如,针对“空巢老人”和高龄独居老人,可以建立邻里互助机制,引入社区志愿服务,提供送餐、代购、上门家政等服务。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干部,要协助解决出行难题,必要时提供无障碍设施改造指导。此外,还要落实好各项离退休待遇,确保养老金、医疗费等各项补贴及时足额发放。要积极拓宽老干部文化娱乐渠道,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老年大学、兴趣小组、健康讲座、红色旅游等,满足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充实、更有品质,真正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精准服务三:搭建平台发挥余热,贡献智慧力量

老干部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他们拥有丰富的知识、阅历和经验,是推动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智慧力量。做好老干部工作,不仅要让他们安享晚年,更要搭建平台,创造条件,鼓励和引导他们继续发挥余热,为党和国家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发挥余热绝不是“摊派任务”,而是要尊重老干部的意愿,结合他们的兴趣特长和身体状况,提供多样化的参与渠道。可以鼓励他们担任社区党建指导员、基层矛盾调解员、青少年校外辅导员、党史宣讲员等,在基层治理、思想道德建设、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例如,许多老干部在理论宣讲、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可以组织他们成立宣讲团,走进学校、企业、社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还可以引导他们参与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通过智库咨询、课题研究等形式,为地方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对于在专业领域有建树的老干部,可以搭建专业交流平台,让他们继续在科研、教育、文化等领域发光发热。同时,要为老干部发挥作用提供必要的保障,包括活动场地、经费支持、交通便利等,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通过这些举措,让老干部们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在贡献中享受精神愉悦,使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有意义、有价值,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建设者和传播者。

精准服务四:优化组织管理模式,创新服务机制

要实现“四个精准服务”,离不开科学高效的组织管理模式和灵活创新的服务机制。这是做好老干部工作的内在保障,也是提升服务水平的关键所在。

首先,要加强老干部工作部门自身建设,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服务热情的专业化队伍。定期组织业务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他们用心用情为老干部服务的意识和本领。其次,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老干部工作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例如,建立完善的老干部信息管理系统,动态更新老干部的基本情况、健康状况、服务需求等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为精准服务提供决策依据。开发“智慧老干部服务平台”,将政策咨询、业务办理、活动报名、健康管理等功能集成一体,实现“一站式”服务。再者,要健全工作联动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加强与组织、民政、卫健、人社等部门的沟通协作,整合社会资源,形成服务老干部的强大合力。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参与到老干部服务中来,拓展服务渠道。最后,要强化监督考核,确保各项政策落地生根。建立健全老干部工作绩效评估体系,将精准服务、用心用情的情况纳入考核内容,对做得好的予以表彰激励,对存在问题的及时督促整改,确保老干部工作持续改进、不断创新。

用心用情:老干部工作的灵魂所在

“强化‘四个精准服务’,用心用情做好老干部工作”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用心用情”是贯穿始终的灵魂,是“四个精准服务”能否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的根本保障。离开了“用心用情”,再精准的政策、再完善的制度,也可能变成冰冷的条文,难以触及老干部的内心。

用心用情,体现在对老干部的真挚尊重。要始终怀着感恩之心对待老干部,尊重他们的历史贡献、丰富经验和人格尊严,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感受他们的所思所盼。用心用情,体现在细致入微的关怀。要善于发现老干部的细微需求,从小处着手,从细节入手,把服务做到老干部的心坎上。一个问候的电话,一次及时的上门探望,一次暖心的生日祝福,都能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用心用情,还体现在沟通交流的耐心和真诚。面对老干部提出的问题,要耐心倾听,真诚解答,即使一时解决不了,也要做好解释说明工作,让他们感受到被重视、被理解。只有将心比心、以情动人,才能真正与老干部建立起深厚的感情,让他们在组织的关怀下,拥有一个安详幸福、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

结语

新时代的老干部工作,既肩负着传承历史的重任,又承载着开创未来的期望。通过“强化‘四个精准服务’,用心用情做好老干部工作”,我们不仅为老干部们构建了一个政治上有引领、生活上有保障、精神上有寄托、作用上有发挥的幸福港湾,更是在全社会树立了尊老敬老的良好风尚,凝聚了磅礴的社会正能量。

未来,老干部工作仍需不断探索、持续创新。我们要以更强的政治责任感、更深的为老情怀、更实的创新举措,持续深化“四个精准服务”,让“用心用情”成为老干部工作的永恒底色。让每一位老干部都能在党组织的温暖关怀下,安享幸福晚年,继续发挥余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他们的健康与幸福,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