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思想筑基,实干担当破浪,效率驱动发展:新时代干部队伍的胜战之道

5次阅读

引言:时代呼唤的综合素养

在波澜壮阔的新时代征程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蓝图徐徐展开。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面对日益繁重的发展任务,对各级党员干部队伍提出了更高、更严、更实的要求。这要求我们必须将坚定的政治思想作为立身之本,将务实的实干担当作为成事之道,将追求卓越的效率作为动力之源。可以说,“夯实政治思想,实干担当重效率”不仅是新时代对干部素养的深刻凝练,更是推动各项事业行稳致远、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与胜战之道。

这三者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政治思想是方向的指南针,决定了我们“为何而干”“向何处干”;实干担当是行动的发动机,回答了我们“如何去干”“敢不敢干”;而效率则是发展的加速器,衡量着我们“干得好不好”“干得快不快”。唯有将这三者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才能真正激发干部队伍的内生动力,凝聚起攻坚克难的磅礴伟力,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夯实政治思想:指引方向的“定海神针”

政治思想是灵魂,是旗帜,是每一个党员干部安身立命、干事创业的根本遵循。夯实政治思想,就是要确保我们的思想不跑偏、方向不迷航,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以坚定信念筑牢根基。

首先,夯实政治思想,意味着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这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而是要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系统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汲取蕴含其中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只有理论上的清醒,才能带来政治上的坚定;只有思想上的统一,才能保障行动上的自觉。

其次,夯实政治思想,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精神支柱。新时代的干部要时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自觉用党章党规党纪规范言行,用党性原则锤炼品格,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要筑牢“总开关”,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再者,夯实政治思想,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大局观、全局观。要善于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坚决破除部门壁垒、地方保护主义和本位主义。在涉及大是大非和原则性问题上,必须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要深刻认识到,个人的奋斗、部门的努力、地方的发展,都必须服务服从于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服务服从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这种政治自觉和政治站位,是确保各项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障。

此外,在信息爆炸、思想多元的时代背景下,夯实政治思想还意味着要具备强大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面对纷繁复杂的舆论信息,能够去伪存真、辨明是非;面对各种风险挑战,能够洞察秋毫、预判风险。这不仅需要理论功底,更需要实践磨砺和政治智慧。只有政治上过硬,才能在复杂局面中保持清醒,在关键时刻站得稳、靠得住。政治思想的持续深化,为实干担当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效率提升锚定了正确目标,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压舱石和定海神针。

实干担当:推动发展的“强劲引擎”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但思想的价值最终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实干担当,正是将政治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其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没有实干,再好的思想也是空中楼阁;没有担当,再美好的蓝图也只能是镜花水月。

所谓“实干”,就是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这要求我们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掌握真实情况,了解群众需求,发现问题症结。要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杜绝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把精力投在解决问题上。实干,意味着要具备强烈的求真务实精神,要敢于直面问题、迎难而上,不推诿扯皮、不敷衍了事。比如,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无数干部通过扎实的驻村帮扶、精准的产业对接、细致的政策落实,才最终啃下了硬骨头;在疫情防控前沿,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基层干部舍生忘死、日夜兼程,用实际行动构筑起了生命防线。这些都是实干精神的生动体现。

所谓“担当”,就是要有责任意识、奉献精神和斗争勇气。担当,是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时,敢于挺身而出、冲锋在前;是面对矛盾风险挑战时,敢于亮剑、善于斗争;是面对失误挫折时,敢于承担责任、吸取教训。新时代的干部,要摒弃“求稳怕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崇高境界。要敢于创新突破,不墨守成规;要勇于改革攻坚,不因循守旧。在推动改革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阻力,甚至会有遭受非议的可能,这就更需要我们具备巨大的政治勇气和责任担当。

实干担当还体现在落实上,即“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无论是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还是地方的具体政策措施,最终都要靠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行动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这要求干部不仅要有执行力,还要有穿透力,要能够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确保各项工作都能见到真章、取得实效。同时,担当也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一种“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情怀。只有具备了这种精神,才能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披荆斩棘,乘风破浪,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重效率:实现目标的“加速器”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在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面前,效率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重效率,就是要以最快的速度、最优的路径、最佳的投入产出比,实现既定目标,创造最大价值。这不仅是工作方法的问题,更是工作作风、工作理念的体现。

首先,重效率体现在科学决策上。效率的提升,首先源于决策的正确性和前瞻性。科学决策能够避免反复试错,减少资源浪费,为后续的执行节省大量时间和成本。这要求干部在决策前充分调研、系统分析、民主协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化手段辅助决策,力求作出符合实际、切合规律、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决策。盲目决策、拍脑袋决策,必然导致效率低下甚至南辕北辙。

其次,重效率体现在精细管理和流程优化上。要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消除冗余的程序,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在政务服务领域,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就是通过优化流程,极大提升了服务效率,方便了企业和群众。要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数字化转型,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以技术赋能提升效率。同时,要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机制,将效率作为衡量干部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形成鼓励高效、鞭策低效的导向。

再者,重效率也要求我们摒弃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顽瘴痼疾。形式主义表现为重痕不重绩、重形不重效,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文山会海、迎来送往、检查考核的繁琐事务上,却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官僚主义则表现为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推诿扯皮,办事拖拉、效率低下。这些都是制约效率提升的“拦路虎”。重效率,就是要向这些作风顽疾开刀,以实际行动为基层减负,把干部从无谓的事务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为民服务、干事创业的实实在在的工作中。

最后,重效率还意味着要注重资源配置的优化。人力、物力、财力都是有限的,如何将这些有限的资源配置到最关键、最需要的领域,发挥出最大的效能,是提升效率的重要课题。这需要干部具备统筹协调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精准投入、集中攻坚,实现投入产出效益的最大化。高效的工作模式,不仅能够节约成本,更能够抢抓机遇、赢得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澎湃的动能。

三位一体:构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政治思想的坚定、实干担当的勇气、效率意识的追求,三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新时代干部队伍的核心素养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它们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持续发展的“三驾马车”。

政治思想是导航仪,指引方向、校准偏差,确保我们的实干不偏航、效率有意义。没有坚定的政治思想作支撑,实干就可能盲目,担当就可能失衡,效率就可能偏离正确轨道。例如,如果政治思想不牢固,一些干部可能会为了追求短期效率而牺牲长远利益,为了个人政绩而损害群众福祉,这便是效率的负面效应。

实干担当是发动机,将思想转化为行动,推动各项事业向前发展。没有实干担当,再好的政治思想也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再高的效率也无从谈起。例如,如果缺乏担当精神,面对困难挑战时不敢触碰、畏首畏尾,那么即使有再清晰的政治方向和再优化的流程,也无法将工作推进下去。

重效率是加速器,保证实干有成效、担当有成果,以最优化路径实现既定目标。没有效率,实干就可能事倍功半,担当就可能力不从心。例如,如果只是埋头苦干却不讲究方法,不注重效率,那么再多的努力也可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甚至错失发展良机。

因此,这三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政治思想提供“为什么干”和“干什么”的根本遵循,实干担当解决“怎么干”和“谁来干”的实践问题,而效率则回答“干得好不好”和“干得快不快”的效果标准。只有将这三者有机融合,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构建起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这要求我们必须将学习政治理论与投身实践、提高效率同步进行,做到知行合一、以行促知、以知增效。

知行合一:将核心素养融入日常实践

将“夯实政治思想,实干担当重效率”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需要从多个层面共同发力。

对于个体干部而言: 要强化自我学习、自我改造、自我提升的意识。坚持不懈地学习理论,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勇于到艰苦复杂的一线去锻炼,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赢得群众认可。

对于组织而言: 要营造鼓励实干担当、注重效率的良好政治生态和工作氛围。要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干部撑腰鼓劲,让实干者有舞台、担当者有奔头;要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将政治素质、实干能力、效率表现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要持续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和政务服务,从制度层面破除阻碍效率提升的障碍。

对于领导干部而言: 更是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领导干部是“火车头”,其一言一行具有强大的示范效应。要带头讲政治、顾大局,带头深入基层、真抓实干,带头改进作风、提高效率。只有领导干部做出表率,才能带动整个队伍形成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

结语: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步伐

“夯实政治思想,实干担当重效率”是新时代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时代召唤,也是我们应对挑战、赢得未来的制胜法宝。它不仅是提升个人素养的必由之路,更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保障。让我们以坚如磐石的政治定力、时不我待的实干精神、精益求精的效率意识,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奋发有为、再创佳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