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领航,感恩奋进: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铸就一流辉煌

4次阅读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历史节点,我们正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这一宏伟蓝图的实现,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引,更需要全体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奋斗。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并将其内化为始终感恩、奋进一流标准的自觉行动,正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与历史责任。这不仅是凝聚共识、坚定信念的根本要求,更是激发斗志、汇聚力量,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指南和理论创新。它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因此,从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首要的便是对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进行深入、系统、持久的学习。

“始终感恩”是中华民族优秀品德的体现,更是我们奋进新征程的精神底色。感恩党的坚强领导,感恩国家的繁荣昌盛,感恩人民的伟大创造,感恩伟大时代的机遇,这种感恩之心,并非停留在口头,而是要转化为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自觉,转化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行动自觉,转化为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奋进一流标准”则是在学习与感恩基础上,对我们工作和行动提出的更高要求。它要求我们不安于现状,不甘于平庸,始终以最严格的标准、最饱满的热情、最务实的作风,追求卓越,勇攀高峰。无论是个人成长、团队建设,还是行业发展、国家建设,都应以一流为目标,以一流为追求,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崭新业绩。

学习、感恩、奋进,三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学习是基础和前提,为我们指明方向;感恩是动力和源泉,激发我们昂扬斗志;奋进是一流的实现路径和最终检验。只有将这三者有机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磅礴伟力转化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

一、深入学习:把握思想伟力的精髓要义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绝非一蹴而就,更非浅尝辄止。它要求我们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投入极大的精力,进行系统而深刻的领悟。

学习什么? 首先,要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包括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这涵盖了“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等理论创新成果,深刻理解贯穿其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其次,要聚焦于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地区所作出的具体指示批示,这些指示往往针对性强、指导性强,是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具体工作的“金钥匙”。它们既体现了总书记对国家大局的深刻洞察,也饱含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

如何学习?

  1. 原原本本学,读原著悟原理: 这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要通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权威著作,精研《论党的青年工作》、《论科技自立自强》等专题论述,逐字逐句领会其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要力求吃透精神、把握精髓,避免断章取义、一知半解。
  2. 融会贯通学,系统把握内在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是一个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的有机整体。学习时要注重前后贯通、左右联系,将其置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宏大背景下理解,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相结合,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进行领悟。
  3. 带着问题学,以学促干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岗位、职责任务和思想实际,带着问题去学习,在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对策。例如,在面对经济发展中的新挑战、社会治理中的新矛盾时,应从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基层治理等重要论述中汲取智慧。
  4. 创新方式学,丰富学习载体: 除了传统阅读,还可以通过参加专题研讨、观看系列视频、开展实地调研、邀请专家辅导等多种形式,拓宽学习渠道,提升学习效果。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将理论学习融入日常,实现碎片化时间与系统化学习的结合。

通过深入学习,我们才能真正把握思想伟力的精髓要义,确保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中,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二、重要指示精神:指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航程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总纲领、总遵循,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强大的实践指导意义。它以宏阔的战略视野、深邃的理论思考、真挚的人民情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航程指引方向、提供动力。

其内涵覆盖广泛而深远:

  • 经济发展方面: 强调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化改革开放。
  • 政治建设方面: 强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文化建设方面: 强调坚定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繁荣兴盛。
  • 社会建设方面: 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进共同富裕,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 生态文明建设方面: 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美丽中国,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国防和军队建设方面: 强调全面加强练兵备战,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 党的建设方面: 强调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
  • 国际关系方面: 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这些重要指示精神的鲜明特点在于:

  1. 人民至上: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深厚的为民情怀。
  2. 系统思维: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兼顾发展和安全,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展现出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高超智慧。
  3. 战略定力: 对国家发展方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充分自信,体现了强大的战略自信。
  4. 问题导向: 直面挑战,敢于触及矛盾,善于解决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和瓶颈制约。
  5. 创新发展: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涵。

正是这些重要指示精神,如灯塔般指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巨轮劈波斩浪,驶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彼岸。它们不仅是指导实践的科学方法论,更是凝心聚力的强大精神旗帜。

三、始终感恩:汲取奋进不息的磅礴力量

“感恩”是一种深沉的情感,更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始终感恩,是我们对待历史、对待现实、对待未来的正确态度,也是我们汲取奋进不息磅礴力量的源泉。

我们感恩什么?

  1. 感恩党: 感恩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让中华民族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 感恩国家: 感恩伟大的祖国为我们提供了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保障了人民安居乐业,提升了国际地位,让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能为身为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国家的发展强大,是个人成长和幸福的坚实后盾。
  3. 感恩时代: 我们身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这是一个充满机遇、充满挑战、也充满无限可能的伟大时代。每个人都有机会在实现民族梦想的征程中,书写自己的人生华章,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4. 感恩人民: 感恩人民群众的勤劳智慧和无私奉献,他们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我们的一切成就,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辛勤付出和支持。

感恩如何转化为行动?
感恩绝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而是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 转化为坚定的政治信仰: 更加自觉地拥护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听党话、跟党走,永葆对党和国家忠诚的政治本色。
  • 转化为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 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精益求精,尽职尽责,将感恩之心融入日常工作的点滴之中,为国家发展贡献微薄但坚实的力量。
  • 转化为无私奉献的社会责任: 积极投身社会建设,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勇于担当,将小我融入大我,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服务人民。
  • 转化为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智慧: 当面对挫折和挑战时,感恩之心会提醒我们,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激励我们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不负前人的奋斗,不负时代的重托。

始终感恩,是饮水思源的道德自觉,是催人奋进的精神动力,更是我们以实际行动回应党、国家和人民期望的深厚情怀。

四、奋进一流标准:以实际行动铸就时代辉煌

“奋进一流标准”是新时代对我们提出的高层次要求,也是衡量我们学习成效和感恩深度的重要标尺。它意味着我们不能止步于“合格”或“良好”,而是要追求卓越,力求领先,努力达到行业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最高水平。

何为“一流标准”?

  1. 不是盲目攀比,而是立足国情、放眼世界: 一流标准并非脱离实际的空中楼阁,而是要充分考虑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具体国情,同时以国际先进水平为参照,从中汲取经验,找准差距,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2. 个体层面: 对个人而言,一流标准体现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专业专注的职业素养,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以及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坚定意志。它要求我们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3. 组织层面: 对团队、单位或企业而言,一流标准体现在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提升,行业引领地位的巩固,以及对社会责任的积极履行。它要求我们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创新能力。
  4. 国家层面: 对国家而言,一流标准则体现在科技自立自强的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面推进,文化软实力的显著增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以及国际影响力的持续提升。

如何奋进一流标准?

  1. 树立雄心壮志,敢于做一流、争第一: 要有敢于挑战、敢于超越的勇气和抱负,不满足于现状,不畏惧困难,以高标准定位自己,以高目标激励自己。
  2. 保持战略定力,锚定目标久久为功: 一流标准的实现往往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持续的努力。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步一个脚印,持之以恒地向既定目标迈进。
  3. 勇于改革创新,打破惯性思维: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敢于突破传统模式,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新路径,以创新驱动发展,以创新赢得未来。
  4. 强化责任担当,主动作为扛起使命: 每个人都是奋进一流的参与者和建设者。要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在国家和集体需要时挺身而出,冲锋在前。
  5. 弘扬奋斗精神,脚踏实地艰苦奋斗: 一流并非唾手可得,而是奋斗出来的。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勤勉敬业,扎实工作,用汗水浇灌成功的果实。

将奋进一流标准与深入学习、始终感恩相结合,学习提供方向和智慧,感恩提供动力和底气,最终汇聚成铸就一流辉煌的强大合力。

五、知行合一:让思想伟力在实践中绽放光芒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始终感恩、奋进一流标准,这三者是一个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学习是基础,是明辨是非、指引方向的灯塔;感恩是动力,是激发奋斗热情、凝聚精神力量的源泉;而奋进一流标准则是目标和检验,是把理论转化为实践、把情感转化为行动的最终体现。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才能让思想的伟力在波澜壮阔的实践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知行合一,要求我们不仅要理解重要指示精神的深刻内涵,更要将其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这意味着:

  • 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信念: 通过学习,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理论的自信、制度的自信、文化的自信。这种信念是攻坚克难的强大精神支柱。
  • 将感恩之情转化为担当奉献: 珍惜当下,饮水思源,将感恩党、感恩国家、感恩人民的情怀,转化为在工作岗位上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实际行动,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 将一流标准融入日常工作: 无论是个人本职工作,还是团队协作,都要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精益求精,力求卓越。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在细微之处体现大格局、大担当。

我们每个人都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参与者和建设者。无论是党政干部、科研工作者、教育工作者,还是企业员工、基层群众,都应以主人翁的姿态,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作为行动指南,将感恩奋进作为精神底色,将一流标准作为奋斗目标。

让我们牢记嘱托,不负韶华,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将思想伟力转化为推动发展、造福人民的强大实践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结语:逐梦新时代,共谱新篇章

回顾历史,我们感恩伟大变革;立足当下,我们深知责任在肩;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怀。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心怀感恩,奋力追求一流标准,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赢得未来的根本遵循。让我们在思想的指引下,在感恩的激励下,在奋斗的实践中,共同铸就新时代的辉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崭新篇章!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