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民族尊老敬贤的传统美德中,老干部工作承载着党和国家对广大离退休干部的深切关怀与崇高敬意。他们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亲历者、奋斗者和见证者。做好新时代老干部工作,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期许。面对老干部群体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我们必须持续深化“四个精准服务”,真正做到用心用情,将关怀送到老干部心坎上,书写新时代老干部工作的温暖篇章。
一、深刻理解“四个精准服务”的核心内涵
“四个精准服务”是新时代老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实践路径,它强调从大水漫灌式的普惠性服务转向滴灌式的个性化、精细化服务,旨在实现服务的靶向性、有效性和满意度。这“四个精准”涵盖了老干部政治、生活、精神文化和组织管理等方方面面,构成了一个全面而系统的服务保障体系。
其一,是精准政治关怀。老干部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上的纯洁性是其宝贵财富。精准政治关怀就是要确保他们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
其二,是精准生活服务。这关乎老干部最现实、最直接的物质保障。精准生活服务就是要确保老干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居,解决他们在衣食住行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其三,是精准精神文化服务。精神上的富足是晚年幸福的重要标志。精准精神文化服务就是要丰富老干部精神文化生活,满足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学。
其四,是精准组织管理服务。这是做好前三项服务的基础和保障。精准组织管理服务就是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提升管理效能,确保各项政策落实落地,维护老干部合法权益。
这“四个精准”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互为支撑的有机整体。政治关怀是方向,生活服务是基础,精神文化服务是升华,组织管理服务是保障。只有将它们有机融合,并以“用心用情”的态度去贯彻,才能真正提升老干部工作的整体水平。
二、精准政治关怀:薪火相传,初心不改
政治上的坚定和思想上的清醒是老干部永葆青春活力的源泉。精准政治关怀,要求我们不仅仅是提供信息,更是要深化理解、促进认同、激发热情。
首先,要 加强理论武装和形势通报。定期组织老干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最新理论成果,通报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国际国内形势等。但这不应是单向灌输,而应是双向交流。要用心倾听老干部的所思所想,鼓励他们结合自身经历,畅谈体会,解疑释惑,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积极参与者和见证者,从而坚定“四个自信”。
其次,要 搭建发挥政治优势的平台。老干部政治经验丰富,党性修养深厚。应积极创造条件,邀请他们参与党史学习教育、党风廉政建设监督、重大决策咨询等活动。例如,可邀请老干部担任党史宣讲员、青年干部成长导师,或参与社区治理、青少年德育教育等,让他们的政治智慧和党性光辉得以持续闪耀,发挥传帮带作用,将红色基因和优良传统薪火相传。这不仅是对老干部的尊重,更是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宝贵贡献。
最后,要 关注思想动态,进行人文关怀。用心用情体现在对老干部思想情绪的敏锐洞察和及时疏导上。当老干部在思想上遇到困惑时,要耐心倾听,真诚沟通,帮助他们分析问题,解开心结。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时期,一些新旧观念的碰撞可能导致思想上的波动,更需要我们细致入微的关怀,传递正能量,引导他们正确看待问题,保持阳光心态。
三、精准生活服务:细致入微,温情相伴
生活服务是老干部工作的基石,直接关系到老干部的晚年幸福指数。精准生活服务,意味着要从共性需求中发掘个性差异,提供更具针对性和人性化的保障。
首先,要 全面落实各项待遇保障。确保老干部的离休费、退休金、医疗费等各项政策待遇足额、及时发放。这看似是“刚性”任务,但“用心用情”体现在细节上。例如,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干部,可提供上门认证、代办服务;对于医药费报销,要简化流程,提供绿色通道,甚至派专人协助办理,减轻他们的负担。
其次,要 聚焦特殊群体和个性化需求。老干部群体年龄结构、健康状况、家庭情况差异巨大。对于高龄、独居、失能失智、身患重病、家庭困难等特殊老干部,要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实施“一对一”或“多对一”的精准帮扶。例如,可协调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如送餐上门、定期探访、家政服务;对于患病老干部,要主动联系医院、协调专家,提供诊疗便利,甚至安排陪同就医。这些细致入微的举动,才能让老干部真正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再者,要 优化医疗健康服务。积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定期组织健康讲座、义诊和体检。特别要关注老干部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咨询和疏导服务,帮助他们应对衰老、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将传统医疗服务与现代康养理念结合,鼓励老干部参与适度体育锻炼,提供科学的健康管理方案,让他们健康长寿、安享晚年。
最后,要 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服务效率。探索建立老干部服务管理信息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识别老干部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推荐。例如,开发手机 App,方便老干部查询政策、办理业务、预约服务、进行在线咨询,让服务触手可及、更加便捷。
四、精准精神文化服务:老有所乐,余热生辉
精神文化生活是老干部晚年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准精神文化服务,旨在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激发他们的生命活力,让他们实现“老有所乐”到“老有所为”的升华。
首先,要 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和娱乐平台。积极办好老年大学,根据老干部的兴趣爱好和知识结构,开设更多样化的课程,如书法、绘画、摄影、音乐、舞蹈、戏曲、计算机、智能手机使用等。同时,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健身操、太极拳、棋牌比赛、歌咏会、摄影展等,让老干部在参与中结识新友、陶冶情操。这些活动不应只是形式,更要注重内容品质和老干部的参与体验。
其次,要 关注老干部心理健康,提供情感支持。伴随年龄增长,一些老干部可能会面临孤独、失落、焦虑等情绪困扰。要用心用情做好心理疏导工作,组织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搭建同伴互助平台,鼓励老干部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支持。同时,要加强与老干部家庭的沟通联系,倡导子女关心关爱老人,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让老干部感受到被爱、被需要。
再者,要 搭建发挥余热、奉献社会的平台。老干部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专业知识和优良作风,是宝贵的人力资源。精准精神文化服务,更要引导他们从“老有所乐”走向“老有所为”。可根据他们的特长和意愿,组织他们参与志愿服务、关心下一代工作、担任社会监督员、政策宣讲员、社区顾问等。例如,邀请他们为青少年讲述党史故事,为青年干部传授工作经验,为社区发展建言献策。这种“二次贡献”不仅能让他们找到人生价值感和成就感,也能为社会带来积极影响。
最后,要 推动数字文化资源共享。利用互联网、数字电视等现代技术手段,为老干部提供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文化娱乐内容和远程交流平台,帮助他们跨越数字鸿沟,享受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和乐趣。
五、精准组织管理服务:高效保障,权益无忧
精准组织管理服务是前三项服务得以有效实施的坚实保障,它要求老干部工作队伍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专业的业务能力和真挚的服务热情。
首先,要 健全完善服务管理机制。建立健全老干部情况定期摸底、走访慰问、意见收集、问题反馈和解决的闭环管理机制。特别是要畅通与老干部的沟通渠道,设立专门的咨询热线、服务窗口和意见箱,定期召开座谈会,主动倾听他们的呼声和建议。对老干部反映的问题,要分类梳理、建立台账,明确责任人、时限和解决方案,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其次,要 建设高素质的专业服务队伍。老干部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强、政策性强、服务性强的特殊工作。要加强老干部工作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业务能力建设和服务作风建设。定期组织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政策水平、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要选拔那些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富有爱心和责任心的人员从事老干部工作,确保他们能用心用情地服务老干部。
再者,要 强化部门协作与资源整合。老干部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如组织人事、医疗保障、民政、文化体育、社区等。要建立高效的部门协调联动机制,打破部门壁垒,实现资源共享,形成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例如,在医疗服务方面,可与卫健部门、医院建立合作机制;在文化活动方面,可与文旅部门、社区服务中心协同。
最后,要 依法维护老干部合法权益。对侵犯老干部权益的行为,要坚决予以制止和纠正,并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通过完善政策法规、加强监督检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等方式,为老干部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安心舒心的社会环境。维护老干部的尊严和权益,是做好老干部工作的底线和根本。
六、用心用情:贯穿始终的灵魂
“用心用情”是做好老干部工作的精髓和灵魂,是实现“四个精准服务”的关键所在。它意味着在一切服务中,都要融入真挚的情感和人文关怀。
用心,体现在对老干部需求的敏锐洞察和积极响应上。不只是被动地等待老干部提出要求,而是主动靠前服务,深入了解他们的真实所想、所盼、所急。这需要工作人员俯下身子、沉到一线,通过常态化走访、谈心谈话、问卷调查等方式,建立起与老干部的深厚感情。
用情,则体现在服务的温度和细节上。一句亲切的问候,一个温暖的微笑,一份节日的慰问品,一次雪中送炭的帮助,都能让老干部感受到如家人般的关怀。用情服务,意味着要把老干部当成自己的长辈、亲人,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解决问题不推诿、不敷衍,真正做到想老干部之所想、急老干部之所急。
用心用情,还体现在传承优良作风上。老干部们身上凝聚着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他们是活的教科书。我们应以恭敬之心、学习之心对待他们,汲取他们身上的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并在老干部工作中身体力行,将党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结语
强化“四个精准服务”,用心用情做好老干部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光荣的任务。它不仅仅是具体的服务举措,更是一种价值导向、一种精神传承。新时代赋予了老干部工作新的内涵和要求,我们必须始终秉持敬重之心、爱老之情、务实之风,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水平。让广大老干部政治上更有荣誉感,生活上更有幸福感,精神上更有归属感,安享幸福晚年,继续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光发热,共同书写新时代老干部工作的温暖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