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智慧,赓续初心:强化“四个精准服务”,用心用情做好新时代老干部工作

19次阅读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筚路蓝缕、接续奋斗,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建立了不朽功勋。他们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连接历史与未来的重要桥梁。老干部工作,正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党对老同志的深切关怀,体现着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关乎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与持续发展。进入新时代,如何更高质量、更有效率地做好老干部工作,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其中,“强化‘四个精准服务’,用心用情做好老干部工作”无疑是核心要义和实践路径。

所谓“四个精准服务”,通常指的是在政治上精准关心、在生活上精准照顾、在精神上精准关怀、在作用上精准发挥。这四者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新时代老干部工作的完整服务体系。而“用心用情”,则是贯穿于这四个精准服务始终的灵魂和态度,它要求我们不仅要做到政策到位,更要做到情感投入,让老同志真切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关怀。

政治上精准关心:思想引领与精神滋养

老干部是党的事业的见证者、参与者和贡献者,他们对党有着深厚的感情和坚定的信仰。因此,在政治上精准关心,确保老同志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是做好老干部工作的首要任务。这不仅是对老同志政治生命的高度尊重,更是赓续红色基因、传承优良传统的重要途径。

要做到政治上精准关心,首先应强化理论武装和思想引领。定期组织老干部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重要会议精神和国家大政方针,例如通过发放学习资料、订阅党报党刊、组织专题讲座、开展线上学习等多种形式,帮助他们及时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深刻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这有助于老同志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其次,要创造条件让老干部能够继续参与到党的政治生活中来。可以邀请他们列席重要的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通报工作情况,征求他们的意见建议。在重大节庆日、纪念日,组织老干部开展主题活动,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重视和尊重。同时,要关心老干部的思想动态,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及时了解他们在政治学习、思想认识方面存在的困惑,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引导工作,确保他们政治坚定、思想常新。

此外,还要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组织老干部参观革命遗址、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回顾党的奋斗历程,激发他们的荣誉感和使命感。通过讲述亲身经历、分享红色故事,老干部们不仅是受教育者,更是教育者,他们可以成为年轻一代学习党史的生动教材,发挥言传身教的独特作用。

生活上精准照顾:细致入微的温情守护

老干部为党和国家事业奋斗了一辈子,年老体弱、身体状况不如从前,生活上常常面临各种困难。在生活上精准照顾,就是要把党的温暖送到老同志的心坎上,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享幸福晚年。这需要我们以如履薄冰的责任感和细致入微的同理心,做好每一项服务。

医疗保健是老干部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要健全完善老干部医疗保障制度,确保他们的医疗待遇能够得到及时落实。积极协调医疗机构,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安排专家诊疗、住院床位。定期组织老干部体检,建立健康档案,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咨询和指导。对于行动不便、长期卧床的老干部,可以探索上门医疗服务、送药上门等便民措施。同时,要关注老干部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缓解退休后的失落感、焦虑感。

养老服务也是生活照顾的重要内容。对于独居、空巢或失能半失能的老干部,要加强日常探视和关心,建立紧急联系机制。可以引入社会力量,提供专业化的居家养老服务,如助餐、助洁、助浴、助行等。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设或完善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公寓等设施,为他们提供舒适、便捷的居住和活动环境。

此外,还要精准解决老干部的实际困难。比如,对于住房、出行、子女就业等问题,要本着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重大节假日或老干部生日时,组织慰问活动,送上祝福和慰问品,让老同志感受到家的温暖。要通过定期走访、座谈等形式,深入了解老干部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及时回应他们的关切。

精神上精准关怀: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与心灵慰藉

除了物质生活上的满足,老干部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精神上的精准关怀,就是要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排解孤独感,提升幸福感,让他们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这不仅是对老干部晚年生活的尊重,更是对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

要积极为老干部搭建精神文化交流平台。可以建设或完善老干部活动中心,配备健身器材、阅览室、棋牌室、书画室、声乐室等功能区域,为老干部提供多样化的休闲娱乐选择。定期组织开展文体活动,如歌咏比赛、舞蹈表演、书画展览、摄影比赛、健身操、太极拳等,鼓励老干部积极参与,展现他们的风采。

同时,要注重培养老干部的兴趣爱好。可以开设各类兴趣班、学习班,如书法、绘画、摄影、园艺、烹饪、电脑、智能手机使用等,帮助他们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跟上时代发展步伐。通过学习交流,老干部不仅能丰富生活,还能结交新朋友,拓展社交圈,有效缓解孤独感。

此外,还要特别关注老干部的心理健康。退休后,一些老干部可能会经历角色转变带来的不适、社会联系减少产生的失落,甚至出现抑郁情绪。要建立健全心理关爱机制,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组织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引导老干部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晚年生活。鼓励老干部发挥自身优势,参与社区志愿服务,让他们在奉献中找到价值感和归属感,保持阳光向上的心态。

作用上精准发挥:搭建平台,凝聚银发智慧

老干部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专业知识和人生阅历,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在作用上精准发挥,就是要把他们的智慧和经验有效地传承下去,为党和国家事业继续发光发热,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用。这不仅是对老干部个人价值的肯定,更是对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要为老干部发挥余热搭建多样化的平台。可以组建老干部宣讲团、报告团,邀请他们结合自身经历,讲述党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奋斗者的故事,深入机关、学校、社区、企业开展宣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

鼓励老干部参与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例如,可以聘请他们担任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社区治理顾问、人民调解员、青少年德育辅导员等,发挥他们威望高、经验足的优势,为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区和谐贡献力量。在乡村振兴、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等领域,也可以发挥老干部的智力优势,提供政策咨询和技术指导。

同时,要尊重老干部的自主选择,量力而行,不搞“一刀切”。根据老干部的身体状况、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提供多样化的选择,确保他们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挥作用的渠道。要建立健全表彰激励机制,对在发挥余热方面表现突出的老干部,给予适当的肯定和奖励,树立榜样,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

“用心用情”:做好老干部工作的灵魂所在

“四个精准服务”是做好老干部工作的具体路径,而“用心用情”则是贯穿其中的生命线和灵魂所在。它要求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完成任务、落实政策的层面,更要带着真诚的情感、发自内心的关爱去对待每一位老干部。

“用心”体现在细致入微的洞察力。要主动走近老干部,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发现那些不便言说、不愿张扬的困难和期盼。要注重服务的个性化、差异化,因人施策,不搞“一刀切”。例如,对待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状况、不同兴趣爱好的老干部,要提供针对性的服务。

“用情”则彰显在真诚温暖的沟通与交流。老干部更看重的是情感上的慰藉和精神上的尊重。一句问候、一个微笑、一次探望,都可能带给他们巨大的温暖。在与老干部交流时,要耐心倾听,不急不躁,尊重他们的意见,理解他们的情绪。特别是在处理涉老信访、矛盾纠纷时,更要注重方式方法,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努力化解心结。

用心用情,意味着我们不仅仅把老干部当作服务对象,更要把他们当作自己的长辈、朋友。要从他们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解决问题要带着温度,关心他们要落到实处。只有真正做到了用心用情,才能让老干部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是真真切切的,而不是流于形式的,才能真正增强他们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结语:继往开来,共创老干部工作新局面

强化“四个精准服务”,用心用情做好老干部工作,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这既是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建设者们的深情回报,也是对党的光荣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更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党和国家事业持续向前发展的重要保障。

面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和老干部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政治敏锐性、工作责任感,创新工作思路,优化服务举措。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配强工作队伍,提高老干部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情感投入。让每一位老干部都能够安享幸福晚年,继续发挥余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让我们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饱满的热情,用心用情、精准服务,共同书写新时代老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让夕阳更红、晚霞更绚烂。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