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厉奋发:以新担当、新作为、新气象不断提升“三服务”工作能力——新时代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23次阅读

在我国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强烈,企业对高质量发展环境的期盼愈发迫切,基层治理对协同高效的支持需求也持续增长。面对时代之变、人民之盼、发展之需,“三服务”——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基层——作为检验政府治理能力、衡量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尺,其工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凝聚力,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和稳定性。因此,以“新担当、新作为、新气象”不断提升“三服务”工作能力,不仅是时代赋予的重大使命,更是推动新时代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新时代呼唤新担当:勇挑重担,胸怀全局

“担当”二字,承载着责任、体现着格局、彰显着勇气。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提升“三服务”工作能力,首先需要树立“新担当”意识。这种新担当,不是被动履职,而是主动作为;不是推诿塞责,而是敢于直面问题、攻坚克难。

政治担当为先,站稳人民立场。 任何“三服务”工作,都必须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要求我们在服务决策中,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在服务实践中,坚持群众路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民声、了解民意,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种政治担当,是“三服务”工作的灵魂和方向。

责任担当为要,勇于攻坚克难。 新时代的服务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新挑战、社会矛盾多样化带来的新压力、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带来的新冲击等。这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在面对复杂局面时,不回避矛盾,不推卸责任,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对标先进、真抓实干,确保各项服务举措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创新担当为重,敢于先行先试。 墨守成规、按部就班,难以适应新时代的服务需求。新担当要求我们打破思维定势,敢于在服务理念、服务模式、服务手段上进行创新。例如,如何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提升服务效率和精准度?如何构建更加公平、开放、透明的服务环境?这些都需要我们以创新精神去探索和实践,为“三服务”注入新的活力。

全局担当为本,服务发展大局。“三服务”工作绝非孤立存在,它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息息相关。新担当要求我们在开展具体服务时,要跳出部门小圈子,站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去思考和谋划,自觉将本职工作融入国家战略、区域发展大局之中。例如,在服务企业时,要考虑到如何助力地方产业升级、优化区域营商环境;在服务基层时,要思考如何赋能基层治理,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只有具备这样的新担当,我们的“三服务”工作才能更具穿透力、更富远见性、更能触及问题的本质,为后续的新作为、新气象奠定坚实基础。

二、以新作为开创新局面:实干笃行,提质增效

担当是前提,作为是关键。有了新担当的觉悟,更要体现在“新作为”的实践中。新作为意味着工作效率更高、服务质量更优、解决问题更彻底,是把蓝图变为现实的桥梁。

流程再造,服务效能大提升。 针对群众和企业反映的服务繁琐、环节多、时间长等痛点,必须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对现有服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优化。推广“一网通办”“一窗受理”“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模式,通过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实现数据共享、业务协同。例如,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将过去分散在多个部门的审批事项进行整合,推出套餐式服务、主题式服务,大幅压缩办理时限,提升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

精准服务,需求匹配个性化。 传统的“大水漫灌”式服务已不能满足新时代多元化的需求。新作为强调要深入分析不同服务对象的特点和需求,提供更加精准化、个性化的服务。例如,针对小微企业发展初期面临的融资难、人才缺等问题,可以提供定制化的政策咨询、金融产品推荐和人才对接服务;针对特殊群体(如老年人、残疾人)办事不便的问题,可以提供上门服务、无障碍服务指引,或推广亲友代办、远程办理等模式,真正做到“雪中送炭”。

创新驱动,科技赋能智能化。 紧跟数字时代步伐,大力推进“三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健全数据分析模型,精准研判服务需求趋势,提前预警潜在风险。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识别出营商环境的薄弱环节,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智能客服、AI 导办,可以 24 小时在线解答疑问,提高服务响应速度和覆盖面。

问题导向,闭环管理求实效。 服务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新作为要求我们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对群众反映的痛点、企业发展的堵点、基层治理的难点,要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解决、第一时间反馈。建立健全问题收集、研判、交办、督办、反馈、评估的闭环管理机制,确保每一个问题都有人管、有人跟、有结果。同时,要注重举一反三,从个案中发现共性问题,推动制度层面、政策层面的持续改进。

强基固本,提升干部队伍专业能力。 优良的服务离不开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新作为要求加强对服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思想教育,提升其政策理论水平、专业技能和沟通协调能力。特别是要培养具备数字化素养、风险防控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服务要求,为“三服务”工作提供坚实的人力保障。

三、营造新气象:廉洁高效,充满活力

“新气象”是“三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外在表现和内在支撑,它体现在政风行风的清正廉洁、工作氛围的积极向上、服务环境的开放透明,以及干部群众精神面貌的焕然一新。

政风清明,提升公信力。“三服务”工作的生命线在于公信力。要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纠治不正之风。坚决杜绝吃拿卡要、推诿扯皮、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以零容忍的态度查处腐败现象,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只有做到清正廉洁,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企业才能安心发展,基层才能聚力干事。

作风过硬,树立良好形象。 好的作风是干事创业的重要保障。要倡导真抓实干、务实为民的工作作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基层调研,体察民情、了解民意,解决实际问题。服务窗口人员要做到热情周到、文明礼貌,用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公职人员的良好形象。通过作风的转变,让群众和企业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和温暖。

开放透明,强化社会监督。 新气象要求“三服务”工作更加开放透明,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推行政务信息公开,将服务事项清单、办理流程、收费标准、投诉渠道等全面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畅通群众和企业投诉举报渠道,建立健全“好差评”制度,将监督评价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倒逼服务水平持续提升。这种开放透明,不仅能有效约束权力运行,更能促进服务质量的不断优化。

激励机制,激发内生动力。 营造新气象,还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在“三服务”工作中表现突出、作出显著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奖励,树立榜样。同时,要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为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的干部撑腰鼓劲,解除后顾之忧,让他们放开手脚、大胆创新。

团队协作,凝聚强大合力。 许多复杂的服务需求,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多个层级。新气象要求打破部门壁垒,强化协同配合和联动意识。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层级的协调机制,形成“一盘棋”的工作格局,避免推诿扯皮,确保服务事项高效流转、无缝衔接。通过团队协作,聚合各方力量,共同为“三服务”工作提质增效贡献力量。

四、融合贯通:“三新”赋能“三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新担当、新作为、新气象”三者之间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螺旋上升的有机整体。新担当是思想引领和精神动力,新作为是实践路径和具体行动,新气象是环境保障和效果呈现。只有将“三新”融合贯通,才能真正实现“三服务”工作能力的全面、系统、持续提升。

以新担当指引方向。 没有新担当,服务工作就容易迷失方向,可能沦为形式主义。新担当为“三服务”设定了高标准、高目标,明确了“为谁服务”“服务什么”“如何服务”的根本问题,确保各项工作始终围绕群众所需、企业所盼、基层所难展开。它要求我们跳出惯性思维,以战略眼光审视服务工作,预见并解决未来的问题。

以新作为落地生根。 新担当的宏伟蓝图必须通过新作为才能变为现实。再好的理念,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执行力,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新作为将新担当的具体要求转化为一项项可操作、可量化、可考核的工作任务,通过优化流程、技术赋能、精准施策等具体行动,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企业发展中、基层治理里,确保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以新气象保障环境。 良好的政治生态和工作氛围是新担当能够发挥作用、新作为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新气象通过清正廉洁的政风、务实高效的作风、公开透明的环境和充满活力的机制,为“三服务”工作提供了优良的土壤和不竭的动力。它能够激发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增强社会各界的信任度,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三服务”的良好局面。

这种融合贯通的逻辑,构成了“三服务”能力提升的内在驱动力。例如,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新担当要求我们主动对标国际一流,敢于触碰既得利益;新作为则体现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证照分离”、建设数字政府等具体举措上;而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的全面推行,营商环境投诉举报机制的完善,正是新气象的鲜明体现,它确保了服务效能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结语

以新担当、新作为、新气象不断提升“三服务”工作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久久为功、驰而不息。它不仅是实现“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的重要保障,更是回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每一名党员干部、每一位公职人员都应以主人翁的姿态,将“三新”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让我们共同努力,以更高质量的“三服务”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共同开创新时代公共服务的新篇章!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