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四个精准服务”,用心用情绘就老干部幸福晚年新篇章

20次阅读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广大离退休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为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做好老干部工作,不仅是中华民族尊老敬老优良传统的生动体现,更是关系到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政治任务。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关怀、服务老干部,让他们安享幸福晚年,继续发挥余热,成为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并着力“强化‘四个精准服务’,用心用情做好老干部工作”的核心要义。

深刻理解“四个精准服务”的内涵与价值

“四个精准服务”是新时代老干部工作的方向指引,它要求我们在服务理念、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上实现全面升级,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服务转变。这“四个精准”涵盖了老干部政治、生活、精神和组织等各个层面,构建了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服务体系。

政治引领,思想关怀精准化

老干部之所以伟大,在于他们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坚定信念。进入新时代,虽然他们离开了工作岗位,但对党的忠诚和对国家的热爱始终如一。因此,政治引领和思想关怀是老干部工作的首要任务。

精准化的政治引领 ,意味着要结合老干部的特点和需求,创新学习形式,丰富学习内容。一方面,要常态化组织他们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达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国家发展战略,让他们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可以通过定期组织专题学习会、政策宣讲会、参观考察等方式实现。另一方面,要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倾听他们的心声,及时回应他们的关切,帮助他们解疑释惑,确保他们在思想上不掉队、政治上不动摇。对于部分行动不便的老干部,更要采取送学上门、网络平台学习等灵活方式,确保学习全覆盖、无遗漏。通过精准的政治引领,让老干部们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继续发挥政治优势,成为党的方针政策的坚定拥护者和宣传者。

生活保障,待遇落实精细化

“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是老干部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也是我们做好老干部工作的重中之重。生活保障的精细化,要求我们从物质到精神、从共性到个性,全方位关注他们的生活质量。

精细化的生活保障 ,首先体现在对各项政策待遇的严格落实。要确保老干部的工资、津补贴、医疗费等各项待遇及时足额发放,不打折扣。其次,要高度重视老干部的医疗保健服务。这不仅包括确保他们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还应推行个性化健康管理,如定期组织体检、建立健康档案、提供慢病管理咨询、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对于失能、半失能或高龄独居老干部,要建立居家养老服务机制,提供上门看护、送餐、家政等服务,减轻其家庭负担。此外,还应关注他们的住房、出行等实际困难,积极协调解决,让老干部们切实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关怀。例如,可以建立“一站式”服务窗口或热线,方便老干部咨询和解决问题,提升服务效率和体验。

发挥余热,作用发挥精心化

老干部拥有丰富的经验、智慧和崇高威望,是推动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做好老干部工作,不仅要让他们“老有所养”,更要让他们“老有所为”,在社会舞台上继续发光发热。

精心化的作用发挥 ,旨在搭建多元化平台,激发老干部的参与热情和奉献精神。我们可以鼓励和引导他们结合自身特长和兴趣,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法治等领域继续贡献力量。例如,组织他们担任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辅导员、党史军史的宣讲员、社区治理的协调员、纠纷调解员等。还可以利用他们的经验优势,邀请他们参与决策咨询、建言献策,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同时,要注重搭建线上线下互动平台,让老干部们能够便捷地参与各项活动,分享人生经验,传承红色基因。在组织这些活动时,要充分考虑老干部的身体状况和实际需求,做到量力而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通过精心化的作用发挥,不仅能满足老干部的精神需求,也能为社会注入正能量,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值。

组织管理,日常服务精品化

老干部工作的组织管理和服务水平,直接关系到前三项服务的落实效果。日常服务的精品化,要求我们建立健全高效、规范、人性化的服务管理体系,提升老干部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精品化的组织管理和日常服务 ,意味着要做到服务理念先进、服务机制健全、服务队伍专业。首先,要树立“以老干部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服务意识贯穿于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其次,要建立完善老干部信息管理系统,实行动态管理,精准掌握每一位老干部的基本情况、健康状况和服务需求,为个性化服务提供数据支撑。第三,要加强老干部工作队伍建设,选配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充满爱心的干部从事老干部工作,并定期进行专业培训,提升他们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此外,还要简化办事流程,推行“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的服务模式,让老干部少跑腿、少操心。通过不断创新服务手段,如引入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开展“互联网 + 老干部服务”,提供线上咨询、办理、预约等服务,让老干部享受到更便捷、更高效、更优质的服务体验。

“用心用情”:老干部工作的灵魂

“强化‘四个精准服务’”是做好老干部工作的骨架和脉络,而“用心用情”则是赋予这份工作血肉和灵魂的关键。没有真挚的情感投入,再精准的服务也可能流于形式,无法真正触达老干部的内心。

“用心”,体现在对老干部工作的敬畏和对老干部的尊重。我们要带着责任感和使命感去工作,认真对待老干部的每一件小事、每一个诉求。要主动思考老干部可能面临的困难,提前预判他们的需求,把工作做到前面,让老干部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这种用心,要求我们深入基层、深入家庭,了解老干部的真实情况,从他们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

“用情”,则体现在将老干部视为家人、长辈的真挚情感。老干部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它不仅仅是事务性的,更是一项带有温度和感情的工作。我们要用对待亲人的态度,去关心他们的冷暖,分享他们的喜乐,分担他们的忧愁。一声问候、一次家访、一个电话,都承载着组织对老干部的深情厚谊。当老干部遇到困难时,我们要伸出援手;当他们身体不适时,我们要及时送去关怀;当他们精神空虚时,我们要给予慰藉。这种用情,能够拉近干部与老干部的距离,让老干部感受到家的温暖,真正体会到“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强化“四个精准服务”的实践路径

要真正强化“四个精准服务”,并融入“用心用情”的理念,需要多方面协同发力: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将老干部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配齐配强工作力量。建立健全老干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二是创新服务理念,提升服务水平。 要破除传统思维定式,积极探索适应新时代老干部需求的服务模式。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服务的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鼓励社会组织参与老干部服务,形成多元供给格局。

三是突出人文关怀,注重情感投入。 要倡导全社会形成尊老敬老的良好风尚,让老干部在精神上得到更多慰藉。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老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建立健全心理疏导机制,帮助老干部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四是加强队伍建设,夯实工作基础。 打造一支政治可靠、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老干部工作队伍。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和思想教育,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人文情怀,让他们真正成为老干部的贴心人。

结语

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做好老干部工作是党性体现,是职责所在,更是民心所向。新征程上,我们必须牢记使命、担当作为,以“强化‘四个精准服务’”为抓手,以“用心用情”为灵魂,不断提升老干部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人性化水平。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广大老干部营造一个更加幸福、安康、充实、有为的晚年生活,让他们在夕阳红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