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暖桑榆,精准赋能:强化“四个精准服务”,用心用情开创老干部工作新局面

19次阅读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建设的参与者、精神的传承者。他们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了辉煌篇章,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今,他们步入人生的“夕阳红”,如何让他们安享晚年,继续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成为新时代老干部工作的核心课题。答案在于——强化“四个精准服务”,并融入“用心用情”的温度与深度,以此开创老干部工作的新局面。

深刻理解老干部工作的时代价值

老干部工作,绝不仅仅是简单的事务性管理,它承载着深厚的政治意义、历史意义和社会意义。从政治高度看,做好老干部工作,是践行党的宗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体现。老干部是我们党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活教材”,是党性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载体。他们的政治立场坚定,对党忠诚,能够为年轻一代树立榜样,传承红色基因,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

从历史维度看,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建设者、改革开放的推动者。他们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发展和壮大,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智慧。尊重老干部、学习老干部,就是尊重历史、汲取智慧。他们的经验是党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智力资源,他们的奋斗精神是激励全党全国人民奋进新时代的强大动力。

从社会角度看,老干部工作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让老干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不仅是对他们贡献的回报,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一个能够善待为国奉献者的社会,才是一个充满人情味、凝聚力的社会。因此,新时代的老干部工作,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理解其时代价值,将其作为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抓实抓好。而要做好这项工作,关键就在于提升服务的精准性和人情味。

揭秘“四个精准服务”的核心要义

“四个精准服务”是新时代老干部工作的精髓所在,它要求我们从政治、组织、待遇和作用发挥等多个维度,对老干部群体提供更具针对性、实效性的服务。

政治引领精准服务:铸魂固本,坚定信念

政治引领是老干部工作的首要任务,旨在确保老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永葆政治本色。这种引领必须是“精准”的,要根据老干部的年龄、文化程度、身体状况等差异,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

具体实践方面:

  • 常态化理论学习: 定期组织老干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党中央的最新决策部署。通过专题讲座、座谈交流、读书班等形式,确保他们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 形势政策通报: 及时向老干部通报国内外重大形势、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成就,让他们真切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人民的幸福,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对党的认同感。
  • 红色基因传承: 鼓励和引导老干部结合自身经历,讲述党的奋斗历史、优良传统,发挥其政治优势和经验优势,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宣讲员、红色基因的传承者,教育引导年轻一代。
  • 精神关怀: 关注老干部的精神世界,对他们在思想上可能出现的困惑、情绪上的波动,及时进行耐心细致的沟通和疏导,帮助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阳光心态,享受健康向上的晚年生活。

“精准”体现在,要避免“一刀切”的灌输式教育,而是要根据老干部的特点,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交流平台,让他们学有所获、思有所得。

组织关怀精准服务:雪中送炭,情暖桑榆

组织关怀是老干部工作的基础,它旨在通过细致入微的服务,让老干部真切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关爱,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幸福感。这种关怀必须是“精准”的,要深入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做到未雨绸缪、及时响应。

具体实践方面:

  • 常态化联系走访: 建立健全老干部联系制度,定期上门或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老干部进行沟通交流,全面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健康状况、家庭生活和实际困难,建立详细的“一人一档”台账。
  • 节假日与特殊时期慰问: 在春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和老干部生日等特殊时刻,组织进行慰问活动,送上祝福和心意,让他们感受到节日的温馨和组织的惦念。
  • 困难帮扶: 对于生病住院、家庭变故、生活陷入困境的老干部,及时提供精神慰藉和力所能及的物质帮扶。例如,协调医疗资源、提供临时救助、帮助解决家庭矛盾等。
  • 心理疏导与健康管理: 针对高龄、独居老干部可能出现的孤独、焦虑等心理问题,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疏导服务。定期组织健康体检,开展养生保健知识讲座,引导他们树立科学健康的生活理念。
  • 社区融入: 鼓励和协助老干部参与社区文化娱乐、志愿服务活动,扩大社交圈,丰富晚年生活,增强社会融入感。

“精准”体现在,要根据老干部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提供差异化、定制化的关怀服务,而不是泛泛而谈,让关怀真正落到实处,暖到心坎。

待遇落实精准服务:解忧纾困,保障无忧

待遇落实是老干部工作的底线和核心,它直接关系到老干部的切身利益,是他们安享晚年的重要物质保障。这种落实必须是“精准”的,要严格执行政策,确保各项待遇不折不扣地发放到位,不留死角、不打折扣。

具体实践方面:

  • 政策咨询与解释: 针对老干部普遍关心的养老金、医疗保障、住房补贴、交通补助等政策,组织专门人员进行耐心细致的解读和咨询服务,确保他们了解政策、享受政策。
  • 工资福利保障: 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政策规定,确保老干部的养老金、医疗费以及各项生活补贴按时足额发放,坚决杜绝拖欠、截留现象。
  • 医疗保障优化: 协助老干部办理医保手续,建立医疗绿色通道,提供便捷的预约挂号、就医指导服务。定期组织健康体检,并根据体检结果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建议。
  • 住房与交通便利: 积极协调解决特殊困难老干部的住房问题,提供必要的交通便利,如组织集中乘车、发放交通补贴等,方便他们出行。
  • 遗属服务: 对去世老干部的遗属,也要持续关注,落实相关抚恤待遇,并提供必要的生活帮扶和精神慰藉。

“精准”体现在,要对照政策逐项核查,确保每一位老干部的每一项待遇都得到准确落实。同时,对于政策执行中的疑难问题,要积极协调解决,做到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维护老干部的合法权益。

作用发挥精准服务:老有所为,余热生辉

老有所为是老干部精神追求的重要体现,是发挥老干部独特优势、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这种服务必须是“精准”的,要充分尊重老干部的意愿和特长,搭建适宜的平台,让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继续发光发热。

具体实践方面:

  • 搭建发挥作用平台: 建立健全老干部工作室、报告团、志愿服务队、特约监督员等多种形式的平台,为老干部发挥余热提供广阔空间。
  • 发挥智囊作用: 邀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特长的老干部参与重要决策咨询、政策评估,让他们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贡献智慧。
  • 传承经验优势: 鼓励老干部以“传帮带”的形式,向年轻干部传授工作经验、政治智慧和优良作风,发挥“传帮带”作用,助力青年干部成长成才。
  • 参与社会治理: 引导老干部在社区建设、矛盾纠纷调解、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关心下一代工作、乡村振兴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成为社会治理的推动者和维护者。
  • 丰富文体生活: 组织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如书法绘画、歌舞表演、棋牌球类等,丰富老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他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能发挥特长,愉悦身心。

“精准”体现在,要深入了解老干部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身体状况和参与意愿,量身定制发挥作用的岗位和形式,避免搞“一刀切”和形式主义,真正做到“人尽其才,老有所为”。

“用心用情”:提升服务温度与深度

“用心用情”是做好老干部工作的灵魂所在,它要求我们从理念上深刻认识到老干部工作的特殊性,从行动上融入真挚的情感和人文关怀,让服务有温度、有深度。

1. 情感投入,建立真挚关系:
老干部服务不是冰冷的流程,而是充满人情味的工作。要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亲人一样对待老干部,放下身段,倾听心声,用真诚的微笑、温暖的话语、贴心的举动,与老干部建立起相互信任、亲如一家的关系。定期上门探望,与他们拉家常,不仅了解他们的困难,更要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被关爱。

2. 个性定制,彰显人文关怀:
老干部群体内部存在巨大的差异性,包括年龄结构、身体状况、文化背景、兴趣爱好、需求侧重等。因此,服务必须跳出“大水漫灌”的模式,走向“精准滴灌”。针对高龄、体弱、独居、患病等不同情况的老干部,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方案。例如,为行动不便的老干部提供上门服务,为爱好学习的老干部提供学习资料,为有特长的老干部搭建展示平台。这种个性化定制,正是“用心用情”的生动体现。

3. 细节关注,体现周全考量:
做好老干部工作,往往体现在细微之处。一个电话问候、一次生日祝福、一次就医陪护、一个无障碍设施的改进、一次节日礼品的精心挑选,都能让老干部感受到组织的周全考虑和无微不至的关怀。要善于从老干部的视角出发,发现并解决他们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不便,将服务渗透到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4. 精神慰藉,丰富晚年生活:
除了物质生活保障,老干部的精神需求同样重要。要积极组织各类文体活动,如兴趣小组、老年大学、健康讲座、红色旅游等,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对于可能出现的失落、孤独、焦虑等情绪,及时提供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帮助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享受充实而有意义的晚年。

创新实践,构建新时代老干部工作新格局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老干部工作需要不断创新思路、拓展渠道,构建更加科学、高效、温情的新格局。

1. 科技赋能,提升服务效能:
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老干部信息管理平台和服务 App。通过线上平台,可以实现政策信息精准推送、服务需求在线申报、健康数据实时监测、远程视频关怀等功能,提升服务效率和覆盖面。例如,开发“智慧养老”系统,提供在线医疗咨询、紧急呼叫、智能家居协助等服务,让老干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

2. 健全机制,压实工作责任:
进一步完善老干部工作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明确各级党组织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加强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估,将老干部工作纳入绩效考评体系,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各项服务保障到位。

3. 社会协同,凝聚各方力量:
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参与老干部服务。可以动员社区志愿者、社会组织、专业社工、医疗机构等,共同为老干部提供多样化、专业化的服务。例如,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建立社区老年食堂,引入专业康复护理服务等,形成全社会关心关爱老干部的良好氛围。

4. 队伍建设,打造专业团队:
加强老干部工作队伍建设,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富有爱心和责任心的人员从事老干部工作。定期组织培训,提升他们的政策理论水平、服务管理能力和心理沟通技巧,打造一支“懂老干部、爱老干部、会服务老干部”的专业化队伍。

结语

强化“四个精准服务”,用心用情做好老干部工作,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它不仅是对老干部无私奉献的深情回馈,更是我们党赓续优良传统、凝聚磅礴力量、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深厚的为民情怀,将老干部工作做得更细、更实、更有温度。让每一位老干部都能政治上坚定、生活上幸福、精神上愉悦、身体上健康、作用上发挥,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在“夕阳红”中绽放新的光彩,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