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老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密码:强化“四个精准服务”,用心用情绘就夕阳红

16次阅读

引言:新时代老干部工作的时代召唤

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为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在他们身上,凝结着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宝贵经验和精神力量。做好老干部工作,不仅是对他们历史贡献的肯定和尊重,更是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发展力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一环。进入新时代,随着社会发展和老干部群体需求日益多元化、个性化,传统的工作模式面临新的挑战。如何进一步提升老干部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真正让老干部们政治上受尊重、思想上受关怀、生活上得照顾、精神上得慰藉?“强化‘四个精准服务’,用心用情做好老干部工作”正是破解这一时代命题的关键所在。它不仅是具体的工作要求,更是一种价值导向和人文关怀的集中体现,旨在构建一个更有温度、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老干部服务保障体系。

“四个精准服务”的深刻内涵与时代价值

“四个精准服务”是新时代老干部工作的核心理念,它强调服务的靶向性、有效性、专业性和人文性。其内涵丰富,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真挚的情感,确保老干部工作从宏观决策到具体执行,都能与老干部群体的实际需求紧密契合,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效果的最大化。这“四个精准”通常指:精准洞察需求、精准落实政策、精准提供服务、精准传递关怀。它们是一个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有机整体,共同构筑起老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精准洞察需求:了解是基础,尊重是核心

做好老干部工作,首要任务是全面、深入、动态地了解老干部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这绝非简单的问卷调查或座谈会能一劳永逸,而是一个持续的、精细化的过程。

多维度构建需求图谱: 组织部门应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建立健全老干部基础信息库,涵盖年龄结构、健康状况、兴趣爱好、家庭构成、居住环境、服务诉求等多个维度。同时,注重开展面对面访谈、定期家访、设立意见箱、开通热线电话等传统方式,倾听他们的心声。尤其要关注高龄、独居、失能、患病等特殊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做到“一人一档”“一人一策”。

常态化调研分析: 定期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梳理、分类和分析,形成需求报告,及时发现普遍性问题和个性化症结。通过深入分析,不仅要看到显性需求,更要挖掘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潜在需求。例如,有些老干部可能不直接表达对精神慰藉的渴望,但通过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对社会参与度的期望,就能洞察到。

动态调整服务策略: 老干部的需求并非一成不变,会随着年龄增长、健康变化、社会发展而演进。因此,精准洞察需求必须是动态的,服务策略也要随之调整优化。例如,针对高龄老干部,健康保健和居家养老服务可能成为重点;而对年轻一些的离退休干部,发挥余热、社会参与、文化娱乐的需求会更突出。只有真正了解他们,才能谈得上有效服务,也才能体现对他们人格和选择的尊重。

精准落实政策:保障是底线,优化是方向

国家和地方出台了许多关于老干部待遇保障、医疗保健、政治生活等方面的政策规定。确保这些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是做好老干部工作的“底线”和“硬杠杆”。

全面掌握政策体系: 从事老干部工作的干部职工,必须对国家关于离退休干部政治待遇、生活待遇、医疗保障等各项政策了然于胸,准确把握政策的适用范围、具体标准和操作流程。这需要加强政策学习、培训和解读,确保无盲区、无遗漏。

严格规范执行: 在实际操作中,要坚决杜绝“选择性执行”“变通执行”甚至“打折扣执行”的现象。严格按照政策规定,不该突破的坚决不突破,该落实的坚决落实到位。对于政策执行中遇到的复杂情况或模糊地带,要主动向上级部门请示汇报,确保政策执行的公平公正和规范统一。

加强政策宣传与解读: 许多老干部可能对政策不甚了解或存在误读。老干部工作部门有责任采取多种形式,如政策宣讲会、发放政策手册、新媒体推送等,对涉及老干部切身利益的政策进行权威、细致的解读,帮助他们充分理解并依法享受各项待遇。同时,建立健全政策落实的监督机制,畅通老干部反映问题的渠道,及时回应和解决政策落实中的偏差和不足,并通过反馈机制推动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精准提供服务:专业是支撑,多元是途径

在精准洞察需求和精准落实政策的基础上,精准提供服务是具体实践的落脚点。这意味着提供的服务要专业化、精细化,并且能够满足老干部日益多元化的需求。

构建多层次服务体系: 服务内容应涵盖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娱乐、学习教育、法律援助、精神慰藉等多个方面。例如,在生活照料方面,可以探索助餐、助洁、助浴等上门服务;在医疗保健方面,提供绿色就医通道、家庭医生签约、定期健康讲座等;在文化娱乐方面,组织书画摄影、合唱舞蹈、棋牌体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搭建兴趣交流平台。

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 无论是为老干部提供健康咨询,还是组织文体活动,都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老干部工作队伍应加强专业培训,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鼓励引入社会专业机构,如养老服务组织、医疗机构、心理咨询师等,提供更具专业性的服务。

创新服务模式和手段: 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推行“智慧养老”服务。例如,开发老干部服务 App,提供线上政策咨询、活动报名、健康管理、紧急呼叫等功能。推广志愿服务,鼓励年轻干部、志愿者乃至老干部中的健康骨干,参与到服务老干部工作中来,形成互助共建的良好氛围。同时,要注重服务供给的灵活性,根据季节、节日和老干部群体的特点,适时调整和推出特色服务项目,让服务常变常新,充满活力。

精准传递关怀:情感是纽带,精神是慰藉

“用心用情”体现在“四个精准服务”的方方面面,而“精准传递关怀”更是其核心所在。它超越了物质层面的供给,更注重精神和情感的交流与连接。

建立常态化联系制度: 坚持领导干部定期走访慰问老干部制度,倾听心声,解决困难。建立健全老干部联系人制度,确保每位老干部都有固定的联系人,特别是对高龄、重病、独居等特殊群体,要做到“零距离”常态化联系,及时了解其生活状况和情感需求。

注重精神文化滋养: 老干部们退休后,普遍存在角色转换、社交圈缩小等问题,容易产生孤独感。除了组织文体活动外,更要注重提供精神层面的关怀。例如,鼓励他们发挥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建言献策、贡献智慧,实现自我价值;组织红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让他们赓续红色血脉,保持昂扬的精神风貌;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帮助他们调适心态,享受健康快乐的晚年生活。

构建温馨家庭式氛围: 老干部工作部门应努力营造一个像家一样的温馨环境,让老干部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组织的关爱。例如,定期举办生日会、节日联欢,让老干部们感受大家庭的温暖。对于生病住院、亲人离世等特殊情况,要及时送去问候和慰藉,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他们在最需要的时候感受到组织的关怀。这种情感的投入和连接,是任何物质服务都无法替代的。

“用心用情”:提升老干部工作温度的灵魂

“用心用情”是做好老干部工作的灵魂所在,是“四个精准服务”得以深入贯彻和有效实施的根本保障。它要求老干部工作者不仅要有过硬的业务能力,更要具备真挚的敬老情怀和强烈的责任担当。

发自内心的敬意:“用心用情”首先源于对老干部历史功绩的崇高敬意和对他们人生经验的深切尊重。只有心怀敬意,才能在工作中主动思考、甘于奉献,把老干部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来办。

换位思考的同理心: 要设身处地为老干部着想,体验他们的不易和需求。多一些耐心、细心和体贴,理解他们的习惯、情绪,甚至有时显得固执的观念。例如,面对高龄老干部的反复询问,工作者需要多一份耐心;面对他们的身体不适,要多一份关心。

细节处的温暖:“用心用情”往往体现在不经意的细节之中。一声亲切的问候、一个搀扶的动作、一杯温热的茶水、一次耐心的解答,都能让老干部感受到被尊重和被关爱。例如,在组织活动时,提前考虑到老干部的行动不便,安排舒适的交通和休息场所;在节假日,送上一句充满人情味的祝福语,这些细节都能温暖人心。

主动担当的责任感: 面对老干部的困难和问题,要主动担当,不等不靠,积极协调解决。不能推诿扯皮,更不能敷衍了事。把老干部的事当作自己的家事来办,全力以赴、尽职尽责,真正把党组织的温暖送到老干部心坎上。

挑战与突破:新时代老干部工作的机遇与担当

新时代老干部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老干部群体日益多样化、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明显;老干部工作人员的年轻化、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社会养老服务资源供给不足,以及如何有效利用信息化手段等。

然而,挑战与机遇并存。随着国家对老龄事业的重视和养老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为老干部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我们应积极拥抱科技,推进“智慧老干部工作”,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提升服务效率和精准度。同时,深化社会协同,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老干部服务,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家庭支持的多元化服务格局。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充满爱心和奉献精神的老干部工作者,是应对挑战、抓住机遇的关键。

实践路径:构建高质量老干部服务保障体系

要真正强化“四个精准服务”,用心用情做好老干部工作,需要从多个层面系统推进:

1. 健全组织领导机制: 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老干部工作,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加强老干部工作部门的机构建设和力量配备,确保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

2.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持续梳理和完善现有老干部工作的政策法规,使其更具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制定补充规定或新的政策,确保老干部各项待遇的制度化、法治化保障。

3. 加强队伍建设: 选优配强老干部工作队伍,注重政治理论学习、业务知识培训和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甘于奉献的专业化队伍。

4. 创新服务模式: 积极探索“党建 + 养老”“智慧养老”“医养结合”等创新模式,引入社会资源,拓展服务领域。鼓励老干部发挥自身优势,开展“银发”志愿服务,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

5. 强化监督评估: 建立健全老干部工作绩效考核和监督评估机制,将“四个精准服务”和“用心用情”作为重要考量指标。通过老干部满意度调查、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工作,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结语:赓续薪火,共绘夕阳无限好

新时代的老干部工作,不仅仅是履行职责,更是赓续红色薪火、传承优良作风的生动实践。强化“四个精准服务”,用心用情做好老干部工作,不仅能让老干部们安享幸福晚年,更能激发他们老有所为的政治热情,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让我们以真挚的感情、扎实的作风、务实的举措,精心精细、尽心尽力,共同绘就新时代老干部工作的温暖画卷,让每一位老干部都能拥有一个安乐、健康、充实、有为的夕阳红!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