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无数老干部奉献了青春、智慧乃至生命,为党和国家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是共和国的奠基者,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和推动者,是新时代发展的宝贵财富。在迈向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如何更好地关怀、服务和引导这些功勋卓著的老同志,不仅是党和国家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更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政治任务和道德责任。因此,强调“强化‘四个精准服务’,用心用情做好老干部工作”,不仅是对老干部群体的深情致敬,更是新时代做好老干部工作的重要遵循和实践指南。
传承薪火,致敬功勋:老干部工作的时代价值
老干部工作,绝非仅仅是事务性的管理,它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未来的希望。从宏观层面看,做好老干部工作,是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重要体现。老干部们身上凝结着对党忠诚、信念坚定、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宝贵精神财富,他们的言传身教是激励后辈、教育党员干部最生动的教材。通过精细化、人情化的服务,我们不仅能让老干部们安享晚年,更是通过他们这面镜子,向全社会传递尊老爱老、崇尚贡献的积极信号。
从政治层面看,老干部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资源,是维护社会稳定、推动改革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们积累的丰富经验和阅历,是党和国家事业的宝贵智库。维护好老干部群体的政治稳定和思想统一,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凝聚社会共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社会层面看,老干部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全社会对老年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老干部工作不仅为老干部群体提供了范本,也为整个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提供了经验和启示。因此,做好老干部工作,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生动实践,是新时代党建工作和组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时代价值不言而喻。
解构“四个精准服务”:构建精细化管理新范式
“四个精准服务”是新时代老干部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出的科学方法论,它要求我们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个性化服务转变,以满足老干部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
精准服务之一:精准关怀,彰显人文温度
精准关怀是老干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意味着要打破“一刀切”的服务模式,深入了解每一位老干部的个体差异和实际需求。这包括:
- 健康医疗服务精准化 :建立健全老干部健康档案,定期组织体检,提供绿色就医通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并针对高龄、患病老干部,提供上门医疗咨询、送医送药等服务。同时,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组织心理健康讲座,提供心理疏导,帮助他们缓解退休后的失落感、孤独感。
- 日常生活保障精准化 :主动了解老干部的生活状况,对于住房、出行、子女就业等实际困难,积极协调解决。尤其对于空巢、独居老干部,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定期上门探视,提供家政服务、应急帮助,确保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安。
- 情感精神慰藉精准化 :老干部退休后,由于社会角色的转变,容易产生心理落差。精准关怀要求我们更加注重情感交流,通过定期座谈会、生日慰问、节假日送温暖等形式,拉近与老干部的距离,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关怀。例如,组织青年干部与老干部结对子,定期陪伴聊天,既让老干部感受到被尊重、被关注,也让青年干部从老干部身上汲取智慧和力量。
精准关怀的核心在于“细致入微”,不仅要满足物质需求,更要关注精神需求,让老干部在组织大家庭中感受到无微不至的温暖和尊重。
精准服务之二:精准管理,提升规范化水平
精准管理是确保老干部工作高效有序运行的基石。它要求在政策执行、信息管理、组织协调等方面做到科学严谨、规范高效。
- 政策执行精准化 :严格按照党中央和各级党委关于老干部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确保离退休待遇、福利保障等精准落实到位,不折不扣,不打折扣。对于新出台的政策,要及时传达、深入解读,让老干部全面了解、充分理解,消除疑虑。同时,针对政策执行中的模糊地带或特殊情况,要坚持原则,灵活处理,既不突破政策底线,又能体现人文关怀。
- 信息管理精准化 :建立完善的老干部信息数据库,涵盖基本信息、健康状况、兴趣爱好、服务需求、家庭情况等,并实行动态更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老干部服务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例如,通过智能化平台,老干部可以方便地查询待遇、预约服务,工作人员也能更高效地掌握老干部需求,实现资源精准匹配。
- 组织协调精准化 :明确老干部工作部门的职责定位,加强与组织、人社、医保、民政等相关部门的协调联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工作例会制度、督导检查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落实。通过流程再造、精简环节,提升服务效率,让老干部少跑路、少操心。
精准管理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和规范的流程,确保老干部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让服务更加专业化、标准化。
精准服务之三:精准教育,赋能精神文化生活
老干部虽然退休,但其政治生命仍在延续,思想觉悟不能降低。精准教育旨在丰富老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他们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
- 理论学习精准化 :组织老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引导他们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的老干部,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形式,如专题讲座、读书班、线上学习平台、送学上门等,确保学习内容入脑入心。
- 文化活动精准化 :根据老干部的兴趣爱好和身体状况,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如书法、绘画、歌舞、摄影、棋牌、太极拳等。鼓励支持老干部成立兴趣小组、老年大学,搭建展示才艺、陶冶情操的平台。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老干部在愉悦身心的同时,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 思想引导精准化 :针对老干部群体在社会变革中可能出现的思想困惑,及时进行思想交流和答疑解惑。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社会发展中的问题,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传播正能量。同时,鼓励他们发挥自身优势,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用亲身经历感染教育年轻一代。
精准教育不仅关注老干部的思想引领,更着眼于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生活品质,让他们在精神层面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精准服务之四:精准引导,发挥余热贡献社会
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经验丰富、阅历深厚、威望较高,是可敬可学的楷模。精准引导就是搭建平台,鼓励和支持老干部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继续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光发热。
- 参与社会治理精准化 :引导老干部参与社区建设、基层治理、纠纷调解、文明劝导等工作,发挥他们的政策水平高、群众基础好的优势,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例如,聘请老干部担任“五老”报告团成员、义务监督员、网吧义务监督员、关心下一代工作者等。
- 传承红色基因精准化 :组织老干部深入学校、社区、企业,讲述革命历史、改革故事,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宣讲,用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教育引导青少年和广大群众,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
- 建言献策精准化 :设立老干部建言献策平台,邀请他们参加决策咨询、调研考察,听取他们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意见建议。他们的真知灼见,能够为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 公益慈善精准化 :鼓励老干部投身公益慈善事业,参与扶贫济困、环境保护、志愿服务等活动,发挥道德榜样作用,带动更多人加入到奉献社会的行列中来。
精准引导旨在激发老干部继续发挥作用的内在动力,为他们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让他们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真正做到“老有所为”。
“用心用情”:老干部工作的灵魂所在
“用心用情”是做好老干部工作的根本要求和核心精髓,它超越了制度和流程,直抵人性的关怀与温度。精准服务是“术”,用心用情则是“道”,是确保精准服务真正落到实处、产生实效的灵魂。
- 真心实意,而非形式主义 :用心用情,首先意味着要摒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服务,而是发自内心地关心老干部。一次电话问候,一句嘘寒问暖,一次上门探访,都要倾注真情实感。要设身处地为老干部着想,从他们的视角看问题,用他们的语言沟通,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
- 情感投入,而非冷漠对待 :老干部最需要的,往往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是情感上的温暖。用心用情,就是要倾听他们的心声,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我们是倾听者、支持者;当他们取得成绩时,我们是赞美者、分享者。通过建立长期、稳定、真诚的感情,把老干部当做自己的长辈、家人,让他们在晚年生活中充满温情。
- 主动作为,而非被动应付 :用心用情,意味着要增强服务意识,变“要我服务”为“我要服务”。要主动发现问题、提前预判需求,把服务做到老干部心坎上。这要求老干部工作者不仅要有政策水平,更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甘于奉献,乐于付出。
- 尊重包容,而非简单粗暴 :老干部由于年龄、阅历等因素,可能在某些方面有其固有的观念和习惯,甚至出现一些情绪波动。用心用情,就要求我们以最大的耐心、最平和的态度去尊重、去理解、去包容,用春风化雨的方式去沟通,去解决问题,绝不能简单粗暴、敷衍了事。
“用心用情”是老干部工作者必备的政治素养和职业操守,它决定了老干部工作的深度、广度和温度。只有将真情融入服务,才能真正赢得老干部的信任和尊重,才能让老干部工作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实践路径与保障机制:确保落地生根
要将“强化‘四个精准服务’,用心用情做好老干部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需要构建完善的实践路径和坚实的保障机制。
- 加强组织领导,凝聚工作合力 :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老干部工作,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汇报,研究解决重大问题。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老干部工作部门主抓、相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参与的工作格局,形成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工作合力。
- 建强专业队伍,提升服务能力 :选优配强老干部工作者队伍,将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热爱老干部工作的优秀干部充实到一线。加强业务培训和思想教育,提升老干部工作者的政治素养、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要关心关爱老干部工作者,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
- 创新服务模式,拓宽服务渠道 :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集信息管理、政策查询、在线服务、互动交流于一体的智慧养老平台。鼓励引入社会组织和专业机构参与老干部服务,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等多元化服务模式,拓宽服务渠道,提升服务质量。
- 完善制度体系,强化督导评估 :健全完善老干部工作的规章制度和政策体系,确保各项服务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建立健全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估机制,对“四个精准服务”的落实情况和“用心用情”的程度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推动老干部工作持续改进和提升。
结语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做好老干部工作是全党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以更加坚定的政治自觉、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入贯彻落实“强化‘四个精准服务’,用心用情做好老干部工作”的指示要求。通过精细化、个性化的服务,让老干部政治上受到尊重、思想上受到关怀、生活上受到照顾、精神上受到慰藉,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这不仅是对老干部的深情回报,更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永葆生机活力的重要保证。让我们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老干部工作的崭新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