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中,做好老干部工作始终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为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奉献了毕生心血和智慧,功勋卓著,理应得到最深切的关怀和最周到的服务。进入新时代,老干部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如何让广大老干部安享幸福晚年,继续发挥余热,成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课题。答案在于:强化“四个精准服务”,用心用情做好老干部工作,真正让这份光荣事业充满温度与深度。
“四个精准服务”并非空泛概念,而是新时代老干部工作实践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旨在从政治、生活、精神、作用四个维度,全方位、精细化地满足老干部的多层次需求。而“用心用情”则是贯穿这四个维度的灵魂,它要求我们不仅要提供标准化的服务,更要注入人文关怀,以真诚的态度、细致的行动,让老干部切实感受到党的温暖和社会各界的尊重。
政治上关心:铸魂固本,永葆政治本色
政治上的关心,是做好老干部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老干部最根本的需求。它不仅仅是确保老干部的政治待遇,更在于持续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帮助他们保持政治坚定、思想常新,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具体而言,要做到政治上精准关心,首先应建立健全常态化的学习机制。定期组织老干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达中央和地方重要会议精神、重大决策部署,确保他们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可以通过组织专题报告会、理论研讨会、红色教育基地参观等多种形式,丰富学习内容,提升学习效果。
其次,要注重加强党性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结合老干部自身的革命经历和奋斗历程,引导他们回忆初心、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可以通过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鼓励老干部以亲身经历现身说法,发挥榜样作用。
再者,要确保老干部的各项政治待遇得到全面落实。包括按时足额发放离退休费,享受医疗保健、节日慰问等福利,以及在重大活动中邀请他们参加,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保障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这不仅是对他们贡献的认可,也是维护党和政府形象的重要体现。
政治上的关心,要力求精准、及时、有效,避免形式主义。要了解老干部的思想动态,关注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的困惑,化解心理上的疑虑,使他们政治上更加清醒、坚定,精神上更加富足、充实。
生活上照顾:细致入微,解除后顾之忧
生活上的照顾,是做好老干部工作的基石,也是最能体现“用心用情”的环节。随着老干部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衰退,生活自理能力可能下降,对医疗、养老等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多。精准的生活照顾,旨在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享幸福晚年。
首先,要聚焦医疗健康服务。建立老干部医疗绿色通道,优先安排就诊、住院,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积极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定期组织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和疾病预防知识。对于行动不便或患有慢性病的老干部,要加强上门巡诊、居家护理服务,确保他们能得到及时、专业的医疗照护。还可以探索整合养老机构和医疗资源,构建医养结合的服务模式,为失能、半失能老干部提供专业照护。
其次,要关注日常居家生活。定期组织工作人员或志愿者上门走访慰问,了解老干部的生活状况和实际需求,帮助他们解决水电维修、家政服务、代买代办等实际困难。对于居住条件较差的老干部,要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在节日期间,要组织开展慰问活动,送去米面粮油等生活必需品,传递组织的关怀。
再者,要提供多样化的养老服务。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可以探索建立或与专业机构合作,为有需求的老干部提供集中托养服务。同时,积极推广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依托社区服务中心,提供日间照料、送餐助餐、康复训练等服务,让老干部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养老服务。
生活上的照顾,贵在细致、周全、个性化。要从老干部的具体情况出发,了解他们不同的生活习惯和需求,量身定制服务方案,避免“一刀切”的做法。通过点滴的关怀,让老干部感受到家的温暖,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精神上慰藉:滋养心田,丰富精神世界
精神上的慰藉,对于老干部而言,其重要性不亚于物质上的保障。很多老干部在离退休后,社会角色发生转变,容易产生失落感、孤独感,甚至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精准的精神慰藉,旨在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促进身心健康,让他们在晚年依然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首先,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可以成立各类兴趣小组、俱乐部,如书画社、摄影协会、歌咏队、舞蹈队、棋牌室等,为老干部提供展示才艺、交流互动的平台。定期组织文体比赛、文艺演出、电影放映、知识讲座等活动,满足老干部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些活动不仅能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更能增进彼此间的友谊,缓解孤独感。
其次,要注重心理健康服务。邀请心理专家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普及心理调适知识。对于有心理困扰的老干部,要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疏导服务,帮助他们正确面对退休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保持平和心态。工作人员在日常走访中,也要注意观察老干部的精神状态,及时发现并干预潜在的心理问题。
再者,要鼓励和支持老干部参与社会活动。可以组织他们参与社区建设、志愿服务、环保宣传等公益活动,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社会价值,重拾成就感。例如,邀请他们担任社区“五老”报告团成员,为青少年讲述革命传统故事;或者组织他们参与文明劝导、邻里互助等活动,发挥传帮带作用。
精神上的慰藉,关键在于尊重老干部的个人意愿和兴趣,提供多样化的选择。要营造积极向上、温馨和谐的氛围,让老干部感受到被尊重、被需要、被关爱。通过丰富的精神生活,帮助他们拓宽视野、陶冶情操,让晚年生活更加充实、更有意义。
作用上发挥:老有所为,薪火相传贡献余热
老有所为,是许多老干部心底的强烈愿望。他们拥有丰富的知识、经验和阅历,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精准的作用发挥,旨在搭建平台,创造条件,让老干部能够继续为党和国家事业、为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实现自身价值。
首先,要搭建多样化的发挥作用平台。可以根据老干部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和身体状况,引导他们参与到党建指导、社情民意调查、矛盾纠纷调解、关心下一代、科技咨询、文化传承等工作中。例如,聘请老干部担任“银发人才智库”成员,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邀请他们担任青少年校外辅导员,开展思想道德教育。
其次,要注重发挥老干部在传承红色基因和优良作风方面的独特优势。组织老干部现身说法,讲述革命故事、奋斗故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少年学习老一辈的革命精神和奉献精神。鼓励他们撰写回忆录,整理历史资料,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宝贵素材。
再者,要为老干部发挥作用提供必要的支持保障。包括提供活动场地、交通便利、资料信息等,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开展工作。同时,要建立激励机制,对发挥作用突出的老干部给予表彰奖励,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积极性。
作用上的发挥,要坚持自愿量力、注重实效的原则,充分尊重老干部的个人意愿和身体状况,不强求、不加压。要通过科学引导和精心组织,让老干部在实现“老有所为”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幸福感和归属感,真正做到老有所乐、老有所值。
“用心用情”:服务温度的灵魂所在
“用心用情”是贯穿“四个精准服务”的红线,是做好老干部工作的灵魂所在。它要求我们不仅要完成任务、达到指标,更要带着真情实感去服务,把老干部当家人,把老干部的事当家事。
“用心”体现在对老干部需求的深入了解和精准把握。它要求我们不能浮于表面,要深入老干部家中,倾听他们的心声,洞察他们的痛点和难点。通过建立常态化的联系机制,如定期上门走访、电话问候、生日祝福等,构建起与老干部的深厚感情。
“用情”则体现在服务态度和细节上。它要求我们的工作人员怀揣真诚、富有耐心,对待老干部要像对待自己的父母长辈一样,言语亲切、举止恭敬。在服务过程中,要注重细节,如帮助老干部倒水、搀扶、耐心解答疑问等,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都能让老干部感受到温暖和尊重。
用心用情,还体现在服务的个性化和差异化。老干部的背景、经历、身体状况和需求各不相同,不能搞“一刀切”。要根据每位老干部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服务方案,提供个性化的关怀。例如,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干部,提供上门服务;针对爱好文艺的老干部,提供更多的文化活动平台。
最终,“用心用情”是为了建立起一种信任、依赖和亲情般的关系。当老干部把我们当成可以倾诉、可以依靠的人时,我们的工作就真正做到了他们的心坎上。
落地生根:实现“四个精准服务”的路径探索
要真正实现“四个精准服务”并注入“用心用情”,需要系统性的规划和扎实的执行。
首先,要 健全工作机制。完善老干部工作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齐抓共管、协调联动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老干部情况台账,实行动态管理,为精准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其次,要 强化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充满爱心的老干部工作队伍。加强专业培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注重激励关怀,确保队伍的稳定性和积极性。
再者,要 科技赋能。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智慧老干部服务平台。通过线上平台,实现政策查询、活动报名、健康咨询、意见反馈等功能,提升服务便捷性和效率。
此外,要 整合社会资源。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老干部服务工作,包括引入专业养老机构、医疗组织、志愿者团队、社会慈善基金等,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服务供给体系。
最后,要 创新服务模式。不断探索新的服务理念和方法,比如开展“微心愿”认领活动,帮助老干部实现小小心愿;推广“时间银行”模式,鼓励低龄健康老干部帮扶高龄老干部,实现互助养老。
价值彰显:做好老干部工作的深远意义
强化“四个精准服务”,用心用情做好老干部工作,其意义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服务范畴。
首先,这是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的内在要求。老干部是革命历史的见证者,是党和国家优良传统作风的传承者。关心好他们,就是传承红色基因,教育激励后辈,确保党的事业永续发展。
其次,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干部安享晚年,家庭幸福,不仅能促进家庭和睦,也能为社会稳定贡献积极力量。尊老敬老蔚然成风,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再者,这是激发社会正能量的有效途径。当老干部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他们会更加坚定信念,乐于发挥余热,用自身的光和热影响带动周围的人,汇聚起强大的社会正能量。
最后,这是彰显制度优势和人民情怀的具体体现。用心用情做好老干部工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党对老同志的深厚感情。
结语
新时代的老干部工作,任重道远,也充满温情与希望。强化“四个精准服务”,用心用情做好老干部工作,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全体老干部工作者付出真心、投入真情、采取真招的实际行动。让我们牢记使命,担当作为,以细致入微的关怀、温暖人心的服务,共同绘就老干部幸福的底色,让广大老干部在夕阳下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