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尊老敬老始终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对党和国家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老干部群体的持续壮大,如何用心用情做好老干部工作,确保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不仅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更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课题。其中,“强化‘四个精准服务’”作为一项核心战略,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引领着新时代老干部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旨在以精细化、个性化的服务,为老干部们构筑幸福安康的晚年生活。
老干部工作:国家战略的温度与深度
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倾注了毕生心血,付出了巨大牺牲,建立了不朽功勋。他们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继承者、实践者,是党执政兴国的坚定支持者和重要力量。做好老干部工作,绝不仅仅是事务性的服务管理,更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政治任务和暖心工程。
从政治高度看,这体现了党对老干部的深切关怀和高度尊重,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传承红色基因、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从社会维度看,这有助于倡导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注入正能量。从人文关怀角度看,这更是以实际行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让老干部们切实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安享幸福晚年。因此,老干部工作绝非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而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硬指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老干部群体的多元化,传统的工作模式已难以完全适应新时代的需求。老干部们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既有物质层面的保障,更有精神层面的慰藉;既有身体健康的需求,也有发挥余热的愿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工作理念、方法和手段,从“普惠式”走向“精准化”,从“大水漫灌”走向“滴灌式”服务,而“四个精准服务”正是回应这一时代呼唤的有力举措。
“四个精准服务”的核心内涵与时代要求
“精准服务”是新时代老干部工作的核心理念,它强调在全面落实各项政策待遇的基础上,根据老干部个体的具体情况、不同需求,提供精细化、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这里的“精准”,不仅仅指服务对象的精准识别,更在于服务内容的精准匹配、服务方式的精准优化以及服务效果的精准评估。这“四个精准”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一个立体、多元、高效的老干部服务保障体系。
“精准”的时代要求,源于老干部群体的日益差异性。他们来自不同的战线、岗位,有着不同的经历、兴趣和健康状况,其所思所想、所需所盼也千差万别。传统的“一刀切”模式已无法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甚至可能造成资源浪费或服务缺位。“精准”就是要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发现”,变“经验判断”为“数据支撑”,变“普遍撒网”为“重点捕捞”,真正将服务送到老干部的心坎上。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为实现精准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撑,使得数据分析、智能匹配、远程服务等成为可能。
精准服务之一:政治上精准关心,思想引领不偏航
老干部作为党的忠诚战士,政治生命是其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政治上的精准关心,就是要确保他们政治坚定、思想常新、信念永恒,始终听党话、跟党走,永葆革命本色。这不仅是对老干部精神层面的深切关怀,更是对党的红色基因的有力传承。
具体而言,政治上精准关心体现在:一是 强化理论武装,确保思想常青 。通过定期组织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重要会议精神,提供党报党刊、理论书籍等,引导老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解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利用新媒体平台,推送学习资料,打破地域限制,确保学习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二是 丰富政治生活,营造归属感 。积极组织老干部参加主题党日、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让他们在集体生活中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和归属感。定期通报党和国家大事,让老干部及时了解时事,增强作为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三是 搭建交流平台,倾听老干部心声。通过座谈会、走访慰谈、意见征集等形式,及时了解老干部的政治思想状况、政策理论诉求,对他们的合理建议和意见给予重视和反馈,使他们感受到被尊重、被看重。用心用情体现在,要以真诚的态度与老干部交流,了解他们的困惑和疑虑,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政策解读,用情感连接他们的思想,让他们在政治上永远不“掉队”,精神上永远不“退休”。
精准服务之二:生活上精准服务,细致入微解难题
生活保障是老干部安享晚年的基础。生活上精准服务,就是要针对老干部在衣食住行、医疗保健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周到细致、切合实际的服务,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这方面的工作尤为琐碎和具体,更考验“用心用情”的程度。一是 精细化健康管理 。建立老干部健康档案,提供定制化的体检套餐、慢性病管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针对高龄、失能、半失能老干部,探索提供上门巡诊、居家护理、康复指导等服务,推广智慧健康养老模式,通过可穿戴设备、远程医疗等技术,实现健康状况实时监测和预警。二是 优化便捷生活服务 。针对老干部出行不便、数字鸿沟等问题,提供助餐、助洁、助浴、代办等便民服务。推广社区嵌入式养老,发展社区食堂、日间照料中心,让老干部在熟悉的社区环境中享受便捷服务。对于身患重病、家庭困难的老干部,及时提供经济援助、心理疏导等,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解决特殊困难。三是 营造舒适居住环境。关注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加装电梯,改善无障碍设施,提升居住安全性和便利性。针对空巢、独居老干部,建立结对帮扶机制,定期上门探视,嘘寒问暖,防范意外发生。用心用情则要求工作人员不仅要“办成事”,更要“办好事”,站在老干部的角度思考问题,把服务做得更人性化、更有温度,让他们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关怀和温暖。
精准服务之三:精神上精准关怀,丰富生活添活力
物质生活的富足固然重要,但精神世界的充盈更是老干部幸福晚年的核心。精神上精准关怀,就是要关注老干部的心理健康和精神文化需求,帮助他们丰富精神生活,享受退休后的精彩人生。
这一服务更注重心灵的连接和情感的投入。一是 搭建文化娱乐平台 。根据老干部的兴趣爱好,组建文体社团,如歌唱队、舞蹈队、书画班、摄影组、太极拳队等,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老干部在参与中找到乐趣、结交朋友。二是 开展心理慰藉服务 。针对部分老干部可能存在的孤独感、失落感或焦虑情绪,引入专业心理咨询师,提供心理疏导和健康讲座,帮助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定期开展茶话会、读书分享会等活动,为老干部提供交流思想、倾诉心声的平台。三是 倡导健康生活理念。引导老干部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他们参与户外活动,亲近自然。利用科技手段,提供线上文化资源,如在线课程、数字图书馆、虚拟游览等,让老干部足不出户也能享受精神文化盛宴。用心用情体现在,要深入了解老干部的精神需求,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发挥特长,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既有“静”的沉淀,也有“动”的活力,真正做到老有所乐、老有所悦。
精准服务之四:作用上精准发挥,老有所为谱新篇
老干部不仅是受关怀的对象,更是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的宝贵资源。作用上精准发挥,就是要在尊重老干部意愿、量力而行的前提下,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引导和鼓励他们继续为党和国家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实现老有所为。
这既是对老干部经验智慧的珍惜,也是对他们自我价值的肯定。一是 提供建言献策平台 。鼓励老干部发挥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研、提出建议,为地方发展贡献智慧。可以成立老干部智库、咨询团,定期组织研讨会。二是 引导参与基层治理 。鼓励老干部担任社区顾问、调解员、监督员、红色宣讲员,参与社区事务管理、矛盾纠纷化解、移风易俗宣传等,发挥传帮带作用,传承优良家风社风。三是 支持公益志愿服务。组织老干部参与青少年教育、关心下一代工作、环境保护、法律援助等公益活动,为社会贡献余热。根据老干部的专业特长和身体状况,提供个性化的志愿服务岗位,确保老有所为的常态化和可持续性。用心用情体现在,要充分肯定老干部的贡献,为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保障,让他们在新的岗位上继续焕发光彩,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真正实现“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
结语:用心用情,持续深化老干部工作新格局
“强化‘四个精准服务’,用心用情做好老干部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要求我们不仅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更要有深厚的人民情怀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这四个精准服务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们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共同构建了新时代老干部工作的温暖底色和坚实框架。
展望未来,我们应持续深化对老干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创新服务理念和模式,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提升精准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同时,要着力健全完善老干部工作的体制机制,加强专业队伍建设,确保各项政策落地生根、见到实效。
让每一位老干部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都能安享幸福晚年,都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继续发光发热,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追求。用心用情,以春风化雨般的关怀,以润物无声般的服务,书写新时代老干部工作的温暖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的银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