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思想的光芒总是指引人类前行的最亮灯塔。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更深刻地体会到,一种科学、先进、富有生命力的思想,能够凝聚人心、激发斗志、汇聚伟力,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今天,我们置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的“新时代”,更需要深刻感悟思想的伟力,以忠诚担当的姿态,勇毅前行,书写新的篇章。
深刻感悟思想伟力:力量的源泉与方向的指引
何谓“思想伟力”?它并非抽象的理论教条,而是根植于时代沃土、回应人民期盼、洞察发展规律的科学真理;它不是僵化的刻板印象,而是富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引领未来的行动指南。这种伟力体现在其改造世界、塑造未来的强大实践能力上。
思想伟力,是洞察时代大势的智慧之光。 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前,思想伟力能够帮助我们拨开迷雾、看清本质、把握方向。它犹如一座精神灯塔,在惊涛骇浪中为我们指明航向,让我们不偏不倚,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这种伟力,源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深刻把握,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坚定自信,更源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实践和发展。它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思想伟力,是凝聚磅礴力量的精神纽带。 一种伟大的思想,能够穿透时空、直抵人心,将亿万人民的心灵紧密联结在一起,形成同心同德、同向同行的磅礴力量。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从抗日战争的浴血奋战,到新中国的筚路蓝缕,再到改革开放的波澜壮阔,无不昭示着思想统一带来的巨大能量。进入新时代,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正是强大的思想伟力,将我们共同的目标、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信念凝结起来,使我们为了一个共同的愿景而奋斗。它不仅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更激发了全民族的创造力和奋斗精神,使个体与国家、小我与大我之间形成了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思想伟力,是激发创新活力的不竭源泉。 伟大的思想,往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开放性,它不排斥新事物,反而鼓励创新、拥抱变革。它指引我们跳出思维定势,打破路径依赖,以全新的视角审视问题,以创新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到全面小康的胜利实现,从科技创新的突飞猛进,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显著成效,无一不是在科学思想的指引下,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的结果。它鼓励我们敢为人先、敢闯敢试,以思想的创新驱动实践的创新,最终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深刻感悟思想伟力,绝非停留在口号和表象,而是要深入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真正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这需要我们以虔诚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将学习转化为信仰、将理解转化为行动,让思想伟力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忠诚担当:思想伟力结出的行动之果
感悟思想伟力是前提,而忠诚担当则是将这种感悟转化为具体行动的关键环节。忠诚和担当,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也是检验我们是否真正理解并践行思想伟力的重要标尺。
忠诚,是思想伟力最坚实的底色。 忠诚,意味着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事业的坚定不移、矢志不渝。这种忠诚,不是盲从,而是基于对科学理论的深刻认同和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它要求我们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原则问题上坚定不移,在各种诱惑面前保持清醒。具体到我们每个人,就是要坚守政治信仰,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实际行动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能够毫不犹豫地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忠诚的底色,铸就了我们攻坚克难的钢铁意志,确保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与党和国家保持同心同德、同向同行。
担当,是思想伟力最生动的实践。 担当,意味着主动承担责任、积极作为、迎难而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各种风险挑战、矛盾困难。担当精神,就是要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在危难关头豁得出去,在日常工作中勤勉敬业。无论是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还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亦或是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都需要我们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敢于直面问题,善于解决问题。担当不仅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能力,它要求我们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掌握过硬本领,才能真正做到“能担当、善担当”。没有担当,再美好的蓝图也只是空中楼阁;缺乏担当,再宏伟的愿景也只能停留在纸面。
忠诚与担当二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忠诚是担当的前提和方向,没有忠诚的担当,可能会偏离轨道,甚至误入歧途;担当是忠诚的体现和升华,没有担当的忠诚,只是空泛的表态,缺乏实质内容。正是因为对思想伟力有了深刻感悟,我们才能在内心深处形成坚定的忠诚,进而在实践中勇于担当、善于担当。这二者共同构成了我们新时代前进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内在驱动力。
勇毅前行:在挑战中彰显思想伟力与忠诚担当
“勇毅前行”是新时代的鲜明底色,也是对我们能力和品格的严峻考验。它要求我们不仅要前进,更要带着勇气、带着毅力,不畏艰难、不惧挑战,坚定不移地朝着既定目标迈进。
勇毅前行,是应对百年变局的战略定力。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深刻调整,风险挑战与机遇并存。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思想伟力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战略判断和应对之道。以忠诚担当的精神,我们才能保持战略定力,不为各种干扰所惑,不为外部压力所惧,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办好自己的事。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到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始终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展现大国担当,正是得益于思想伟力的指引和全体人民的忠诚担当。
勇毅前行,是推进伟大事业的实践品格。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勇毅前行,意味着我们要保持“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这不仅包括敢于触及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包括在改革开放的深水区和攻坚区不断探索创新。比如,在科技自立自强方面,我们面临“卡脖子”的技术难题,正是思想伟力的激励,促使科研工作者忠诚于国家战略,勇于担当使命,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展现出“勇毅前行”的科技创新精神。
勇毅前行,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不懈奋斗。 我们的奋斗目标,归根结底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勇毅前行,就意味着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改善民生福祉,到优化公共服务,从加强社会治理,到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每一项工作都离不开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忠诚担当、不懈努力。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领域,持续深化改革,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正是勇毅前行的生动体现。
新时代:忠诚担当勇毅前行的实践路径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如何才能更好地将“深刻感悟思想伟力”转化为“忠诚担当勇毅前行”的具体行动呢?
首先,要强化理论武装,深学细悟思想精髓。 持续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通过专题学习、研讨交流、实践体验等多种形式,真正领会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系统掌握其科学体系,将其转化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真学真懂,才能真信真用。
其次,要立足岗位职责,主动履职尽责。 忠诚担当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体现在我们各自的岗位上。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党员,无论是科研人员还是基层工作者,都要将思想伟力内化为推动本职工作的动力,立足岗位做贡献。要强化责任意识,敢于直面问题,勇于承担风险,善于创新求变,把心思和精力都用在干事创业上,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
再次,要培养斗争精神,提升斗争本领。 勇毅前行必然会遇到各种阻力,这就要求我们具备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品格。面对错误思潮要敢于亮剑,面对不法行为要敢于制止,面对困难挑战要敢于迎战。同时,要注重提升自身的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使自身能力素质与新时代要求相适应。
最后,要坚持人民至上,始终为民造福。 思想伟力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忠诚担当的最终落脚点是为人民谋幸福。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为了人民。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民情民意,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最大的价值追求,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结语
深刻感悟思想伟力,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精神滋养;忠诚担当勇毅前行,是新时代对我们的实践要求。两者一体两面,互为表里,共同构成了我们应对风险挑战、赢得历史主动的“精神密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真理之光照亮前行之路,以信仰之力激发奋斗豪情,以忠诚之躯担当时代使命,以勇毅之行书写崭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