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思想的光芒总是引领着人类文明的方向,指引着社会进步的航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是在一系列先进思想的指引下,劈波斩浪,勇往直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时刻,深刻感悟思想的伟力,并将其转化为忠诚担当、勇毅前行的实践自觉,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尤其是广大党员干部,肩负的时代使命和光荣责任。
思想之光:指引方向的精神罗盘
“深刻感悟思想伟力”,绝非一句空泛的口号,它要求我们从历史深处、现实维度和未来走向中,去体悟和把握思想的强大力量。这里的“思想伟力”,指向的正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以其深邃的理论洞察力、宏大的战略布局和鲜明的实践指向性,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根本遵循。
首先,思想伟力体现在其 科学性与真理性。它不是凭空臆想,而是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总结历史经验、洞察时代潮流、回应人民期盼。它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当我们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国内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时,科学理论犹如一盏明灯,帮助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规律,作出正确判断和决策。
其次,思想伟力彰显在其 指导性与引领性。它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顶层设计,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为文化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民族团结进步筑牢了思想根基,为党和军队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从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到全面小康的胜利实现;从科技自立自强,到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到应对全球性挑战,无不映照着科学思想的指引作用。当我们深刻感悟这些成就背后的思想伟力时,才能真正理解其在推动历史进程中的关键作用。
再者,思想伟力还体现在其 凝聚力与感召力。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就会像一盘散沙。正是因为有了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武装,我们党才能团结带领亿万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它激励着无数奋斗者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共同的理想信念而努力奋斗。这种力量,是任何物质财富都无法比拟的精神财富,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根本保障。
深刻感悟思想伟力,就要求我们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要系统学习、深入领会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转化为谋划工作、推动发展的正确思路,转化为应对风险挑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本领。
忠诚担当:行稳致远的基石和动力
思想的伟力,最终要通过实践的伟力来彰显。而“忠诚担当勇毅前行”正是将思想伟力转化为实践伟力的关键环节。这其中,“忠诚”是基石,“担当”是内核,“勇毅前行”是状态。
忠诚:信仰坚定的根本保障
忠诚,是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事业的赤胆忠心和矢志不渝。在深刻感悟思想伟力的基础上,忠诚便有了坚实的思想根基和价值坐标。这种忠诚,不是盲从,而是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深刻认同和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
在新时代,忠诚意味着:
- 政治上的绝对忠诚。 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要求我们明辨是非,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稳立场,不为各种错误思潮所惑。
- 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 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之中,把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忠诚统一起来,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 对理想信念的坚定忠诚。 无论顺境逆境,都能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为之奋斗终身。
忠诚是无形的力量,它熔铸在党员干部的灵魂深处,指导着一言一行,决定着一个人的政治品格和价值取向。没有忠诚,一切担当和前进都将失去方向和意义。
担当:使命必达的行动自觉
担当,就是面对责任敢于承担,面对困难敢于克服,面对矛盾敢于解决,面对风险敢于化解。它是忠诚的具体体现,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深刻感悟思想伟力之后,我们会更清晰地认识到所肩负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从而激发出更强的担当精神。
新时代的担当,要求我们:
- 有直面问题的勇气。 不回避矛盾,不推诿扯皮,敢于触及深层次问题,啃硬骨头。无论是改革发展中的瓶颈,还是民生领域的短板,都需要我们拿出攻坚克难的勇气。
- 有攻坚克难的智慧。 担当不仅仅是冲锋在前,更需要科学的方法和创新的思维。要善于运用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指导实践,善于从大局出发,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形成解决问题的合力。
- 有甘于奉献的品格。 担当意味着付出,甚至牺牲个人利益。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把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入到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奋斗中去。
担当是检验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能力水平的试金石。它要求我们不仅要“想担当”,更要“能担当”、“善担当”,在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
勇毅前行:永不懈怠的奋斗姿态
“勇毅前行”,是忠诚和担当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奋斗者应有的精神风貌和行动自觉。它意味着不畏艰难、不惧挑战、敢于创新、持续奋斗。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越是关键时刻,越需要我们保持勇毅前行的精神状态。
勇毅前行,要求我们:
- 保持战略定力。 面对外部环境的复杂变化,要头脑清醒,不为短期干扰所动,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办好自己的事情。
- 发扬斗争精神。 在前进的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形式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提高斗争本领,敢于亮剑、善于斗争,赢得战略主动。
- 激发创新活力。 勇毅前行不是墨守成规,而是要在守正创新中不断突破。要鼓励新思想、新模式、新技术,以创新驱动发展,开辟新领域新赛道。
- 永葆奋斗热情。 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要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向着既定目标奋进。
勇毅前行,是一种永不满足、永远在路上的精神追求,它促使我们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向着更高远的目标迈进。
思想伟力与忠诚担当的内在联结
深刻感悟思想伟力,是忠诚担当勇毅前行的前提和基础;而忠诚担当勇毅前行,则是深刻感悟思想伟力的检验和实践。二者互为表里、相互促进,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逻辑链条。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没有科学理论的武装,忠诚可能盲目,担当可能偏离方向,前行可能走入歧途。只有深刻理解了党的创新理论,才能真正明白我们为了什么而忠诚,为了什么而担当,为了什么而奋斗。思想伟力赋予了忠诚担当以深刻的内涵、坚定的方向和强大的自信。它帮助我们从根本上解决“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从而在行动上更加坚定自觉。
行动是思想的最好注解。 思想的伟力不是抽象的,它必须通过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才能得以体现。忠诚担当、勇毅前行,正是将思想理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转化为治理效能、转化为人民福祉的桥梁。没有实践的检验,再伟大的思想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没有实际的行动,再宏伟的蓝图也只会是镜花水月。每一次攻坚克难的担当,每一次改革创新的突破,每一次服务群众的奉献,都是对思想伟力最生动的诠释和最有力的证明。
这种内在联结,要求我们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忠诚担当。
激扬奋进力量,谱写时代华章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我们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在这样的时代洪流中,深刻感悟思想伟力,忠诚担当勇毅前行,不仅是个人成长进步的需要,更是国家繁荣富强、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作为新时代的中华儿女,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让我们以更深邃的目光洞察思想的伟力,以更坚定的信念践行忠诚,以更宽广的胸怀勇于担当,以更昂扬的斗志勇毅前行。
在新的历史征程上,让我们以理论清醒保证政治坚定,以实际行动诠释责任担当。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螺丝钉精神,汇聚涓涓细流,形成磅礴力量。无论是科技前沿的探索者,还是乡村振兴的实践者;无论是教育事业的园丁,还是医疗健康的守护者;无论是改革开放的弄潮儿,还是社会治理的奉献者,每个人都可以在深刻感悟中提升思想境界,在忠诚担当中体现人生价值,在勇毅前行中贡献智慧和力量。
时代号角已经吹响,新的征程召唤着我们。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思想伟力为指引,以忠诚担当为己任,以勇毅前行为姿态,共同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激扬奋进的力量,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