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一代代老干部披荆斩棘、砥砺前行,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倾注了毕生心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是宝贵的政治财富、精神财富和经验财富。新时代,如何更好地关心关爱老干部,让他们安享晚年、继续发挥余热,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这不仅关乎老干部的切身利益,更关乎社会和谐稳定与国家长远发展。因此, 强化“四个精准服务”,用心用情做好老干部工作 ,是新时代做好老干部工作的核心要义,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个精准服务”的提出,深刻把握了新时代老干部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指明了提升服务水平的有效路径。它强调的不仅仅是服务的全面覆盖,更是服务的精细化、个性化和高效化。而“用心用情”则为这些精准服务注入了灵魂,要求我们在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时,始终秉持人文关怀,将情感投入与实际行动紧密结合。本文将深入探讨“四个精准服务”的内涵、重要性及其具体实践路径,旨在为进一步提升老干部工作水平提供思路与借鉴。
老干部工作的时代意义与价值
做好老干部工作,是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美德的必然要求。老干部们是党和国家的功勋,他们曾为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尊重他们、关爱他们,是党性和良心的体现,更是赓续红色基因、激励后来者奋发向上的重要举措。在当下,老干部群体依然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政治坚定、经验丰富、威望较高,在传承红色基因、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关心下一代成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仍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许多老干部积极参与青少年德育教育,担任党史宣讲员,用亲身经历感染教育年轻一代;有的发挥专业特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贡献智慧力量。
因此,做好老干部工作,不仅是为了报答他们的历史贡献,更是为了激活这一群体的“银发智慧”,使他们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在新时代继续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正能量。这要求我们必须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实的举措来审视和推进老干部工作,使其真正成为一项体现党性原则、饱含人文关怀的阳光事业。
深刻解读“四个精准服务”的核心内涵
“四个精准服务”是新时代老干部工作提质增效的指路明灯,它要求我们从宏观到微观,从普遍性到个性化,全面提升服务管理水平。虽然“四个精准服务”的具体表述在不同语境下可能略有差异,但其核心精神始终围绕着老干部的实际需求展开。基于普遍的老干部服务需求和实践,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以下四个核心方面:
1. 政策精准服务
政策精准服务,是指确保各项涉及老干部的政策法规能够及时、准确、全面地传达给每一位老干部,并保障其合法权益得到充分落实。这包括离退休费的按时足额发放、医疗待遇的保障、各项补贴的及时兑现以及养老金调整等。更重要的是,要针对老干部在政策理解、手续办理等方面可能遇到的困难,提供“一对一”的咨询和协助服务。例如,定期组织政策宣讲会,发放政策明白纸,设立政策咨询热线,甚至提供上门讲解服务,确保老干部对自身应享有的政策待遇了然于胸,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困扰或遗漏。政策的透明化、精细化解读与落实,是老干部安心、舒心的基础。
2. 生活精准服务
生活精准服务,是指关注老干部的日常物质生活,在衣食住行等基本层面提供细致入微的关怀和帮助。这包括但不限于解决老干部在看病就医、居家养老、出行便利、住房保障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例如,对行动不便的老干部提供上门服务,帮助他们办理报销、购物;协助有需要的老干部联系社区服务,如家政服务、送餐服务;对独居、空巢老干部加强日常探访,及时了解并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难题。特别是在节假日期间,组织慰问活动,送去米面粮油等生活必需品,让老干部感受到组织的温暖。生活上的点滴关怀,能够显著提升老干部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3. 健康精准服务
健康是老干部安享晚年的最大财富。健康精准服务,旨在建立健全老干部健康管理和医疗保障体系,确保他们能够获得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这包括组织定期体检、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协助联系专家门诊、开通就医绿色通道等。针对老干部普遍存在的慢性病、老年病特点,可以组织专题健康讲座,普及健康知识,引导他们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于患有重病或失能半失能的老干部,应积极协调医疗资源,提供住院陪护、康复指导等服务,减轻其家庭负担。通过预防、诊疗、康复一体化的健康服务,让老干部拥有健康的身体和乐观的心态。
4. 精神文化精准服务
精神文化精准服务,是指丰富老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他们求知、求乐、求为的需求,让他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这包括组织各类文体活动,如歌舞、书法、绘画、棋牌等兴趣小组;鼓励和支持老干部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发挥余热;提供学习平台,如老年大学、线上学习资源,帮助他们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同时,关注老干部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引导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通过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帮助老干部充实内心,拓宽社交圈,有效缓解孤独感,提升生命质量。
践行“用心用情”:提升服务温度与深度
“四个精准服务”是骨架,而“用心用情”则是血肉和灵魂。仅仅停留在政策执行层面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将情感投入到具体的服务中,才能真正触及老干部的内心,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被关爱。
用心,意味着深入了解。 深入细致地了解每一位老干部的个体情况,包括他们的家庭背景、健康状况、兴趣爱好、思想动态、特殊困难等。这需要我们走出办公室,走到老干部家中,坐下来面对面地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只有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才能为他们提供真正“精准”的服务,避免一刀切、大水漫灌式的无效投入。
用情,意味着真诚付出。 把老干部当作自己的亲人长辈,以真挚的情感去关怀他们。在服务过程中,要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从解决一件件具体困难抓起。一个温暖的微笑,一句贴心的问候,一次及时的探望,都能让老干部感受到情谊的厚重。例如,在传统节日送上祝福,在生病住院时前去探望,在遇到家庭变故时给予慰藉,这些都能够极大地增强老干部对组织的归属感和信任感。用心用情体现在每一次沟通、每一次帮扶、每一次活动中,让服务不再是冰冷的任务,而是充满温度的互动。
强化精准服务的具体路径与创新举措
要真正强化“四个精准服务”,并融入“用心用情”的理念,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创新:
1. 完善工作机制与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系统化、规范化的老干部服务管理制度,明确各级部门的职责分工,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完善老干部信息台账,实现动态管理和精准匹配。定期组织对老干部工作的评估和反馈,确保各项服务落到实处,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优化。同时,加大对老干部工作队伍建设的投入,提升其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能力。
2. 推进智能化、信息化建设
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老干部服务管理平台。通过线上平台,可以实现政策发布、健康咨询、活动报名、意见反馈等功能,方便老干部获取信息和服务。例如,开发老年智能穿戴设备,实时监测健康数据并预警;推广远程医疗服务,解决老干部就医不便的问题;通过智慧社区平台,实现各项社区服务的精准对接。
3. 加强资源整合与社会协同
老干部工作不是孤立的,需要整合多方资源。加强与医疗机构、养老服务机构、社区服务中心、文化体育部门以及社会公益组织等的联系协作,形成服务合力。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老干部服务,如招募志愿者、引入专业社工,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产品。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老干部服务体系。
4. 搭建平台,发挥老干部积极作用
在服务老干部的同时,也要注重发挥他们的优势作用。搭建更多的平台,鼓励老干部继续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建言献策、贡献余热。例如,设立老干部工作室、报告团、专家顾问组,邀请他们参与社会治理、政策监督、青少年教育等。这不仅能让他们感受到自身价值,也能为社会发展注入宝贵的经验智慧。
5. 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加强对老干部工作的宣传,通过媒体、宣传栏、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弘扬老干部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格,营造全社会尊重老干部、学习老干部、关爱老干部的浓厚氛围。同时,也要引导老干部自身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主动适应新时代,融入新生活。
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当前,老干部工作也面临一些挑战,如老干部群体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年轻一代老干部的特点变化,以及部分地区服务资源相对不足等。对此,我们应积极应对:
一是深化需求调研: 定期开展精细化需求调研,运用大数据分析老干部群体的共性与个性需求,为服务创新提供科学依据。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 选拔政治可靠、业务精湛、富有爱心的人员从事老干部工作,并加强专业培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三是创新服务模式: 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和单位的经验,探索线上线下结合、政府社会联动、定制化个性化服务等多种模式。
四是加大政策支持: 争取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确保老干部工作有充足的资源保障。
结语
强化“四个精准服务”,用心用情做好老干部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更是一项充满光荣与责任的崇高事业。它要求我们不仅要有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更要有深厚真挚的为老情怀。通过不断完善制度、创新方式、整合资源,将服务的精准性与情感的温度深度融合,我们必能让广大老干部政治上受到尊重、思想上得到关心、生活上得到照顾、精神上得到慰藉,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这不仅是对老干部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更是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重要保障。让我们共同努力,书写新时代老干部工作的崭新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