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荣光,温暖同行:强化“四个精准服务”,用心用情做好新时代老干部工作

10次阅读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曾为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贡献了青春、智慧乃至生命,是新时代的“活历史”、“传家宝”。做好老干部工作,不仅是党的光荣传统和政治优势,更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具体体现,是党联系群众、凝心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新时代赋予了老干部工作新的内涵和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在传承中创新,在发展中完善,以“四个精准服务”为抓手,倾注“用心用情”的温度,全面提升老干部工作水平,让他们安享晚年,继续发挥余热。

凝心聚力:政治上精准关心关爱

老干部“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他们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始终如一。政治上的关心关爱,是做好老干部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最能触及他们灵魂深处的精准服务。这不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政治上的尊重。

政治上的精准服务,首先体现在加强理论武装上。我们要及时组织老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达党中央的最新精神和重大决策部署,确保他们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可以通过举办专题讲座、送学上门、发放学习资料、开设线上学习平台等多种形式,将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精准有效地传达到每一位老干部,让他们思想常新、信念永固。

其次,要注重提升老干部的政治荣誉感和归属感。定期邀请他们参加重要会议、重大活动,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让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关心和重视。在党的重大节庆日、重要纪念日,要上门走访慰问,送上组织的关怀。对老干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要及时宣传表彰,弘扬他们身上的优良作风和崇高精神。通过这些举措,让老干部政治上有依靠、精神上有寄托,真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思、老有所为”。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关心,更是对他们政治生命延续的尊重与肯定。

细致入微:生活上精准服务保障

老干部经过几十年的辛勤工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的晚年生活,理应得到细致入微、无微不至的关怀与保障。生活上的精准服务,是确保老干部安享晚年的重要基石,也是对他们贡献的最好回报。

生活保障的精准性,首先体现在严格落实和不断完善各项待遇政策上。要确保老干部的离退休金、医疗保障、住房补贴等各项政策待遇及时足额发放,不打折扣。同时,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适时调整完善相关待遇,让老干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对于政策执行中的疑难问题,要主动研究,积极协调解决,确保不出现政策“真空”或“断层”。

更重要的是,要将服务延伸到老干部的日常生活中。针对老干部年事已高、行动不便等特点,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例如,建立困难老干部帮扶机制,对患病、孤寡、失能等特殊群体,安排专人定期上门探视、嘘寒问暖,提供代办跑腿、居家照护等服务。针对当前社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带来的“数字鸿沟”问题,可以组织培训,帮助老干部掌握智能手机、线上支付等应用,让他们也能享受到数字时代的便利。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或热线,及时回应老干部的诉求,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真正做到“有呼必应,有难必帮”。这些具体而微的服务,正是“用心用情”的生动体现。

全面守护:医疗健康精准维护

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基石,对于平均年龄偏大的老干部群体而言,医疗健康服务显得尤为重要。医疗健康上的精准维护,旨在为老干部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保障,让他们老有所医、老有所养,活出高质量的晚年。

精准的医疗健康服务,首先要确保老干部享有优质便捷的医疗资源。要严格落实医疗待遇政策,确保他们在就医时能够享受到优先、优惠的服务。可以探索建立老干部就医“绿色通道”,简化就医流程,减少排队等待时间。定期组织老干部进行健康体检,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

其次,要将预防和康复融入日常服务中。积极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养生保健培训,普及科学健身理念,引导老干部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可以组织适合老干部的文体活动,如太极拳、八段锦、广场舞等,促进他们强身健体。针对部分老干部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要提供心理咨询和疏导服务,帮助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于失能、半失能的老干部,要协调居家养老、社区养老资源,提供专业的康复护理服务,减轻家庭负担,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通过构建“预防—治疗—康复”一体化的服务体系,全面守护老干部的身心健康。

薪火相传:作用发挥精准搭建平台

老干部的人生经验、政治智慧和优良作风,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激发他们的热情,搭建平台让他们继续发挥作用,是老干部工作的又一个重要方面。作用发挥上的精准服务,旨在变“有所养”为“有所为”,让老干部们在享受晚年的同时,依然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余热。

精准搭建作用发挥的平台,首先要尊重老干部的意愿和特长。要深入了解老干部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和身体状况,不搞“一刀切”,不强求参与,而是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发挥作用的渠道。例如,鼓励有专业特长的老干部担任党校义务教师、青少年校外辅导员、科技顾问等,参与到传承红色基因、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科技创新等工作中。

其次,要创新形式,拓宽老干部发挥作用的领域。可以组织老干部参加社区治理、志愿服务,如担任社区监督员、调解员、文明劝导员等,发挥他们在化解矛盾、促进和谐方面的独特优势。搭建“银发人才库”,引导他们参与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咨询、政策建言献策、党风廉政建设监督等工作中。对于有写作特长的老干部,可以鼓励他们撰写回忆录、党史文稿,记录历史,传承红色文化。同时,要为老干部发挥作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如提供活动场地、交通便利、经费资助等,确保他们能够安心、舒心地投入到各项活动中。让老干部们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在发挥余热中感受幸福。

核心要义:用心用情,温度服务

“四个精准服务”是做好老干部工作的具体路径,而“用心用情”则是贯穿始终的核心要义和灵魂所在。没有“用心用情”,再完善的政策、再周密的制度,也可能流于形式,无法真正触达老干部的内心。

“用心”体现在工作的细致入微和精益求精上。这意味着我们要站在老干部的角度思考问题,急他们之所急,想他们之所想。要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比如,一次及时的问候,一份贴心的提醒,一个细微的帮助,都能让老干部感受到被尊重、被关爱。要善于发现老干部的潜在需求,提前谋划,主动服务,把服务工作做得更加精准、更加周到。

“用情”则强调情感的投入和人文的关怀。老干部常常需要精神上的慰藉和情感上的连接。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干部工作者不仅要有过硬的业务能力,更要有一颗真诚、善良、富有同情心的心。要与老干部建立深厚的感情,把他们当作自己的长辈亲人,多倾听他们的心声,多与他们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节假日送上祝福,生日时送上蛋糕,生病时上门探望,这些充满人情味的举动,能够拉近与老干部的距离,让他们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和归属感。用真情实意去温暖老干部的心,让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无处不在,真正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强化落实:实现高质量老干部工作的路径

要真正将“四个精准服务”和“用心用情”落到实处,需要健全机制、强化保障、创新方式。

首先,要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老干部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明确责任分工,配齐配强工作力量。建立健全老干部工作定期研究、督促检查机制,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各项服务有序推进。

其次,要 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能。要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建设智慧老干部服务平台,实现服务需求精准匹配、服务资源优化配置。针对老干部的不同需求,提供定制化、菜单式服务,提升服务的个性化和精细化水平。

再者,要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专业素养。老干部工作者是联系老干部的桥梁和纽带,其素质直接影响工作质量。要加强对老干部工作者的教育培训,提升他们的政策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和服务意识。培养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感情深的老干部工作队伍。

最后,要 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工作合力。老干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联动。要加强与民政、卫健、文旅、社区等部门的协作配合,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志愿者力量参与到老干部服务中来,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服务网络,共同为老干部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幸福的晚年生活环境。

结语

老干部工作任重道远,使命光荣。强化“四个精准服务”,倾注“用心用情”的温度,是做好新时代老干部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对老干部群体最深沉的敬意和最真挚的关怀。让我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持续擦亮“用心用情”的服务底色,不断提升“四个精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让老干部工作在新时代展现新担当、新作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正能量。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