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激荡的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犹如指引方向的灯塔,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提供了思想罗盘和行动指南。这些指示精神,高瞻远瞩,内涵深邃,不仅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更凝聚了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的磅礴力量。深入学习这些重要指示精神,并将其内化为“始终感恩奋进,追求一流标准”的自觉行动,是新时代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障。
深刻领会核心要义: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它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逻辑严密、体系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要深入学习,首先必须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把握其理论品格和实践价值。
这些重要指示精神,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脱贫攻坚到共同富裕,从教育医疗到生态文明,总书记始终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将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不仅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揭示,也是对党的初心使命的生动诠释。
同时,重要指示精神彰显了强烈的战略思维和历史担当。总书记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文化建设、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建设、祖国统一、外交工作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都作出了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要论述。无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还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无论是坚持“一国两制”,还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体现了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深邃思考和对世界和平发展的深切关怀。它指导我们如何在大变局中育先机、开新局,如何从战略高度审视和解决问题。
深入学习其时代价值,要求我们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要通过原原本本学、全面系统学、联系实际学,深刻理解其理论源泉、实践基础、思想精髓和核心要义,切实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感恩奋进的动力之源:厚植家国情怀与历史担当
“感恩奋进”并非空洞的口号,而是源自对国家、民族、时代深厚情感的自然流露,以及对自身所肩负历史使命的自觉担当。
“感恩”二字,承载着对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的珍惜,对党和国家为人民创造的巨大成就的感激。回望百年奋斗征程,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从一穷二白到日益昌盛,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社会面貌焕然一新。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成功应对了一系列风险挑战,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党的英明领导,离不开无数先辈的浴血奋战和艰苦奋斗,也离不开全国人民的团结一心、共同努力。这份感恩,是对历史的敬畏,是对现实的珍惜,更是激励我们前行的不竭动力。
“奋进”二字,则昭示着一种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一种勇毅前行、攻坚克难的奋斗姿态。感恩不是满足现状,更不是躺平不前,而是将感恩之情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依然复杂多变,前进道路上依然有各种风险挑战。只有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懈努力,才能攻克难关,实现既定目标。奋进,体现的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一种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和实际行动。
将感恩与奋进结合起来,便是要我们始终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之中,以实际行动回报党和国家、回馈社会和人民。这种家国情怀和历史担当,是支撑我们面对一切困难挑战的坚实力量,也是驱动我们不断向更高目标迈进的精神源泉。
追求一流标准:锚定卓越,永无止境
“一流标准”是衡量我们工作成效和奋斗目标的重要尺度,也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对我们提出的更高要求。追求一流,意味着要摒弃“差不多就行”的凑合心态,树立“精益求精、止于至善”的卓越追求。
具体而言,追求一流标准体现在多个层面:
对个人而言,一流标准是专业能力的精湛、职业素养的提升、道德情操的涵养。这意味着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到极致,成为行家里手,勇于创新创造。同时,要锤炼品德,严于律己,成为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
对组织和团队而言,一流标准是科学高效的管理、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良好的社会信誉和影响力。这意味着要加强内部治理,优化运行机制,提升核心竞争力。无论是企业、科研院所、教育机构还是党政机关,都应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力争在各自领域做到最好,成为行业的标杆和典范。
对国家和社会而言,一流标准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强国、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这意味着要在科技自立自强、经济结构优化、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治理现代化等方面,对标世界先进水平,甚至引领世界潮流。例如,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我们必须突破“卡脖子”难题,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
追求一流标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它不是一次性的目标达成,而是一种持续改进、不断超越的动态状态。它要求我们具备前瞻性思维,勇于自我革新,敢于向更高的目标发起冲击。只有始终保持这种追求卓越的劲头,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实践路径:将指示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绝不能停留在口头表态和文件传达上,而是要将其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和具体行动自觉。
首先,要真学真懂,深学细悟。 这要求我们全面系统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把握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更要理解其背后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真正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
其次,要知行合一,联系实际。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实践。我们要善于将重要指示精神与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解决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无论是制定政策、部署工作,还是推动改革、化解风险,都要以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再次,要担当作为,攻坚克难。 感恩奋进,追求一流,必然要求我们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敢于直面问题,勇于承担风险。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主动作为、积极作为、善于作为,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在关键时刻,要冲得上去、豁得出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最后,要持续创新,久久为功。 时代在发展,实践在深化。我们要以开放的姿态学习借鉴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同时,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认识到实现一流标准需要长期的努力和不懈的奋斗,不能急功近利,而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
结语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始终感恩奋进,追求一流标准,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也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这不仅是一种政治要求,更是一种精神洗礼和思想升华。
让我们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将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感恩之情转化为奋进之力,以追求一流标准为目标,在各自的岗位上贡献智慧和力量,共同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壮丽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