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四个精准服务”:用心用情,铸就新时代老干部工作的温暖底色

3次阅读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他们曾为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倾尽心血,奉献青春,乃至生命。他们的历史功绩和崇高品格,是激励我们前行的不竭动力。因此,做好老干部工作,不仅是尊重历史、关爱老同志的政治责任,更是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的现实需要。新时代背景下,老干部工作面临着需求多元化、服务精细化的新挑战,迫切需要我们以“四个精准服务”为抓手,以“用心用情”为底色,全面提升工作水平和质量。

新时代老干部工作的核心要义:精准与情感的深度融合

“四个精准服务”是新时代老干部工作适应新形势、满足新需求提出的战略性要求,它旨在克服传统工作中可能存在的粗放、普适性弊端,转向以老干部实际需求为导向,提供定制化、个性化的服务。而“用心用情”则是确保“四个精准服务”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关键所在,它强调了服务者必须具备的同理心、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具体而言,“四个精准服务”通常涵盖:

  1. 精准了解 :深入细致地掌握老干部的思想动态、身体状况、生活需求、兴趣爱好以及面临的实际困难。
  2. 精准对接 :将老干部的个性化需求与现有服务资源、社会资源进行高效匹配,实现供需双方的无缝衔接。
  3. 精准帮扶 :针对老干部在医疗、养老、家庭、精神文化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供有针对性、有实效的帮助。
  4. 精准关爱 :在日常工作中,通过细致入微的行动和情感交流,让老干部真切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关怀。

这四个“精准”环环相扣,构成了老干部工作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型的完整链条。“用心用情”则是贯穿于整个链条的灵魂,它要求我们不仅要做到服务内容的准确,更要做到服务态度真诚、服务过程温暖。

强化“四个精准服务”的具体路径

要真正做到“四个精准”,必须打破思维定势,创新工作方法,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1. 精准了解:构建全方位、多维度信息网络

挑战 :老干部群体庞大,分布广泛,需求多样且动态变化,传统的信息收集方式往往难以全面、及时地掌握其真实情况。
策略

  • 常态化走访调研 :建立健全定期走访慰问制度,变“按部就班”为“带着问题”走访,深入了解老干部的所思所盼、所急所难。特别关注高龄、独居、患病、行动不便以及家庭有特殊困难的老干部,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 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与服务需求库 :借助信息化手段,为每位老干部建立详细的电子健康档案、兴趣爱好档案、家庭情况档案等,并动态更新。利用大数据分析,归纳整理老干部的共性需求和个性化需求,为后续服务提供精准依据。
  • 畅通沟通反馈渠道 :设立老干部服务热线、微信群、意见箱等,鼓励老干部及其家属随时反映问题、提出建议。定期召开座谈会、情况通报会,搭建交流平台,让老干部有表达心声的机会。
  • 与相关部门联动 :加强与医疗、民政、社保、街道社区等部门的协作,获取老干部在医疗保障、社区服务等方面的最新信息,形成信息共享、合力服务的工作格局。

2. 精准对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供需高效匹配

挑战 :现有服务资源可能有限或分散,老干部需求与资源供给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导致“有服务用不上,有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现象。
策略

  • 搭建“需求 - 供给”服务平台 :开发专门的线上或线下服务平台,将老干部的需求(如就医预约、文体活动报名、法律咨询等)与可提供的服务资源(如医院绿色通道、老年大学课程、专业志愿者队伍等)进行精准匹配和发布。
  • 整合社会资源,形成服务合力 :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组织、爱心企业、专业机构参与到老干部服务中来,拓展服务领域和内容。例如,与养老机构合作提供短期照护,与文化团体合作开展特色文娱活动,与律所合作提供法律援助。
  • 开展个性化定制服务 :针对有特殊需求的老干部,如失能半失能、重病卧床等,提供上门医疗、居家养老、心理疏导等个性化服务方案,确保服务直达。
  • 建立志愿者服务队伍 :组建一支由年轻干部、在职党员、社会爱心人士组成的老干部服务志愿者队伍,为老干部提供陪聊、代办、维修等力所能及的帮助,弥补政府服务的不足。

3. 精准帮扶:聚焦难点痛点,解决实际问题

挑战 :老干部面临的困难往往复杂多样,涉及医疗、经济、生活照料、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需要综合性、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策略

  • 强化医疗保障与健康管理 :落实好老干部各项医疗待遇,开辟就医绿色通道,提供优先挂号、优先就诊、优先取药等便利服务。定期组织健康体检、健康讲座,普及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对患病老干部,提供定期探视、居家护理指导等服务。
  • 优化居家养老服务 :针对高龄、独居、行动不便的老干部,积极协调社区养老服务资源,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行等上门服务。探索建立紧急呼叫系统,提升老干部居家安全保障。
  • 加强精神文化生活建设 :根据老干部兴趣爱好,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书画、摄影、歌舞、棋牌等。鼓励老干部参与社区建设、志愿服务,发挥余热,实现自我价值,防止“空巢综合症”和“退休综合症”。
  • 提供法律援助和心理支持 :针对老干部可能遇到的财产纠纷、赡养问题、保健品欺诈等,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和援助。重视老干部的心理健康,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必要时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疏导服务。

4. 精准关爱:细化服务触角,传递组织温暖

挑战 :关爱不仅停留在物质层面,更需要情感的投入。如何让老干部感受到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温暖,是提升工作温度的关键。
策略

  • 注重人文关怀和仪式感 :在重大节日、老干部生日、重要纪念日等时间节点,组织慰问、送上祝福,举行具有纪念意义的活动,让老干部感受到组织的惦记和重视。
  • 落实定期谈心谈话制度 :与老干部保持经常性的思想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的困惑,给予精神上的慰藉。
  • 搭建老干部发挥作用平台 :鼓励老干部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继续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光发热。例如,聘请他们担任党史宣讲员、青年干部导师、社区治理顾问等,让他们在贡献中感受价值,获得尊严。
  • 关心老干部家庭,延伸服务触角 :不仅要关心老干部本人,也要关心他们的配偶、子女,特别是那些长期照护老干部的家属。解决好老干部“后顾之忧”,减轻他们的家庭负担。

“用心用情”:老干部工作的灵魂所在

“四个精准服务”是方法论,而“用心用情”则是价值观和行动指南。没有“用心用情”的投入,再精准的服务也可能流于形式,失去温度。

“用心”体现在:

  • 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在信息收集、需求分析、政策落实的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力求准确无误。
  • 主动担当的责任意识 :将老干部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不推诿、不扯皮,遇到困难积极想办法解决。
  • 创新求变的探索精神 :不满足于现状,善于总结经验,敢于尝试新方法、新模式,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用情”则体现在:

  • 深厚真挚的感情投入 :把老干部当亲人、当长辈,尊重他们的人格,理解他们的心情,真心实意地为他们服务。
  • 设身处地的同理心 :站在老干部的角度思考问题,体会他们的不易,理解他们的诉求,避免生硬、敷衍的态度。
  • 持之以恒的耐心毅力 :老干部工作是长期的、细致的,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倾听、去解释、去协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

当“用心用情”融入到“四个精准服务”的全过程,老干部工作就不仅仅是任务的完成,更成为了温暖人心的事业。它将构建起老干部与组织之间深厚的信任和情感纽带,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幸福晚年。

结语

强化“四个精准服务”,用心用情做好老干部工作,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这既是对老干部历史功绩的肯定和尊重,也是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永葆生机的内在要求。我们必须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责任担当、更实的具体举措,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老干部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

展望未来,老干部工作将更加注重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相结合,传统优势与现代科技相融合,制度保障与情感关怀相并重。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铸就新时代老干部工作的温暖底色,让广大老干部安享幸福晚年,继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挥独特优势、贡献智慧力量,共同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