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四个精准服务”,用心用情绘就老干部幸福底色

1次阅读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一代又一代的老干部们,以坚定的信念、无私的奉献和卓越的智慧,为党和国家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是宝贵的财富,是党执政兴国的根基,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强大动力。做好老干部工作,不仅是对他们历史功绩的肯定和尊重,更是弘扬优良传统、凝聚奋进力量的现实需要。新时代背景下,面对老干部群体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如何将老干部工作做得更细、更实、更暖?答案在于深入贯彻“强化‘四个精准服务’,用心用情做好老干部工作”这一重要指示精神。这不仅是一项具体的工作要求,更是一种深厚的情感投入、一种高度的责任担当。

“四个精准服务”是新时代老干部工作的核心理念和实践路径,它以系统化的思维,涵盖了老干部政治、生活、学习、发挥作用等方方面面,旨在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有温度的服务保障体系。而“用心用情”则强调了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它要求我们从内心深处尊重老干部、关爱老干部,将工作上升到情感层面,让每一项服务都充满人情味,让老干部真切感受到党的温暖和社会的关怀。

精准政治服务:思想引领与精神关怀,筑牢思想之基

老干部是党的宝贵财富,他们对党忠诚、信念坚定。做好精准政治服务,首要任务就是确保老干部“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这意味着要从政治上关心、思想上关爱,引导他们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持续焕发政治热情。

首先,要强化理论武装。定期组织老干部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集中学习、专题报告、送学上门等多种形式,帮助他们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感受国家发展的脉搏。可以依托线上学习平台,如微信群、APP 等,推送权威学习资料,方便老干部随时随地学习。其次,要注重政治荣誉的彰显。通过组织老干部座谈会、表彰会、走访慰问等活动,传递党对他们的关心,聆听他们的心声,让他们感受到政治上的尊重和归属感。例如,在重大节日或重要纪念日,组织送党报党刊、发放慰问金、佩戴纪念章等活动,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再者,要关心老干部的精神世界。在政治学习之余,也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动,如读书会、党史故事分享会、红色教育基地参观等,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陶冶情操,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通过这些精准的政治服务,不仅让老干部在政治上站得稳、看得远,更让他们在精神上感受到党的温暖与关怀,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精准生活服务:细致入微的物质保障,夯实幸福之本

随着老干部年龄增长,其在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的需求日益突出。精准生活服务就是要从这些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保障,让他们安享晚年。

医疗保障是重中之重。要健全完善老干部医疗保障体系,确保医疗待遇落实到位。可以探索建立“绿色通道”服务,简化就医流程,提供预约挂号、专人陪同、上门送药等便利服务。同时,加强与医疗机构的合作,定期组织健康体检、健康讲座,普及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干部,要积极探索居家医疗、远程医疗等服务模式,将医疗服务送到家门口。其次,要做好养老服务。针对空巢、独居老干部,可以建立定期探访制度,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鼓励社区与养老机构合作,提供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选择,如日间照料、助餐、助洁、助浴等。此外,还要关注特殊困难老干部群体,建立帮扶台账,精准施策,解决他们在住房、取暖、子女就业等方面的实际困难,确保他们衣食无忧,居有所安。例如,针对老旧小区老干部住房存在的问题,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推动适老化改造,如安装扶手、无障碍坡道等。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生活服务,让老干部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关怀,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精准学习服务:赋能终身成长与自我提升,丰富晚年生活

人到老年,求知欲和成长需求依然存在。精准学习服务就是要为老干部搭建终身学习的平台,鼓励他们活到老、学到老,在学习中提升自我、充实生活。

首先,要根据老干部的兴趣爱好和知识结构,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内容。除了政治理论学习,还可以开设文化艺术、健康养生、科技应用(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使用)、法律常识、书法绘画、声乐舞蹈等课程。可以依托老年大学、社区教育机构,组织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让老干部足不出户也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其次,要创新学习形式。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多组织互动性、体验性强的学习活动,如专题讲座、读书分享会、兴趣小组、知识竞赛等,激发老干部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鼓励老干部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再者,要重视科技赋能。当前社会数字化、智能化趋势明显,很多老干部在应对新科技方面存在困难。提供专业的数字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智能设备的使用方法,享受数字生活带来的便利,如线上支付、视频通话、健康码使用等,帮助他们跨越“数字鸿沟”。通过精准的学习服务,不仅满足了老干部求知求乐的需求,更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充实自我,保持身心健康,享受高品质的晚年生活。

精准发挥服务:贡献余热与传承智慧,彰显人生价值

老干部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宝贵的工作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是社会的宝贵财富。精准发挥服务就是要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搭建平台,引导和鼓励他们继续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光发热,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首先,要拓宽老干部发挥作用的渠道。可以鼓励他们参与到社区治理、社会监督、关心下一代、公益慈善、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等工作中。例如,聘请老干部担任社区顾问、党建指导员、普法宣传员、青少年校外辅导员等,发挥他们在政策解读、矛盾调解、经验传承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其次,要搭建多样化的活动平台。根据老干部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组织成立各类兴趣小组、志愿服务队、专家智囊团等,让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继续发挥作用。例如,有技术专长的老干部可以参与企业技术指导,有文艺特长的可以组建文艺团体,为社区居民带来精彩演出。再者,要营造尊重老干部、学习老干部的良好氛围。大力宣传老干部发挥作用的典型事迹,让他们成为激励后辈的榜样,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同时,要尊重老干部的自主选择权,不强求、不摊派,充分考虑他们的身体状况和家庭情况,确保他们在发挥余热的同时,身心愉悦、量力而行。通过精准的发挥服务,不仅让老干部在实现自我价值中感受到幸福,更为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正能量,实现了代际智慧的有效传承。

用心用情,情怀与温度的价值

“用心用情”是贯穿“四个精准服务”的灵魂。它意味着老干部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政策落实、制度执行的层面,更要融入真挚的情感和人性化的关怀。

用心,即要对老干部工作怀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把老干部当作自己的亲人,深入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和内心感受,不走过场、不搞形式。在政策制定上,要充分听取老干部的意见建议;在服务提供上,要注重细节,力求精益求精。用情,则要求我们怀揣对老干部的敬爱之情,主动与他们沟通交流,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通过上门慰问、电话问候、生日祝福等方式,让老干部感受到被尊重、被牵挂。要善于倾听老干部的故事,理解他们的情感,及时回应他们的诉求,用真诚和温暖融化他们可能存在的孤独感或失落感。当老干部遇到困难时,要伸出援手,排忧解难;当他们取得成绩时,要真诚祝贺,分享喜悦。这种用心用情的服务,才能真正触及老干部的内心,让他们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从而提升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如何“强化”:实施策略与创新路径

“强化”意味着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老干部工作的水平和效能,这需要我们在策略上不断创新,在路径上持续拓展。

健全机制,完善体系: 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各司其职、老干部工作部门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明确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部门在老干部工作中的职责,形成横向协同、纵向贯通的工作体系。定期开展工作评估,听取老干部及家属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完善政策措施。

科技赋能,智慧服务: 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建设集信息发布、政策咨询、服务预约、线上活动、智能陪护于一体的智慧老干部服务平台。通过数据分析,实现老干部需求精准识别、服务精准推送,提高服务效率和精准度。例如,推广智能穿戴设备,实时监测老干部健康状况,提供紧急呼叫服务。

专业队伍,提升素养: 加强老干部工作者队伍建设,选优配强专业力量。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升他们的政策水平、服务能力和沟通技巧,特别是要培养他们的敬老爱老情怀和心理疏导能力。鼓励老干部工作者与老干部建立结对帮扶关系,提供更加个性化、人情化的服务。

资源整合,社会参与: 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构建多元化的老干部服务供给模式。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企业、志愿者团队参与老干部服务,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市场运作、老干部参与的良好局面。例如,可以与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老年大学、医疗机构等合作,共同为老干部提供服务。

宣传引导,营造氛围: 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对老干部的关心关爱政策,广泛宣传老干部先进事迹和榜样精神,营造全社会尊重老干部、学习老干部、关爱老干部的浓厚氛围。通过媒体报道、专题片、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弘扬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结语

“强化‘四个精准服务’,用心用情做好老干部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光荣的任务。这不仅是对老干部们历史贡献的最好回报,更是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重要保障。我们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其重大意义,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通过精准、细致、有温度的服务,让每一位老干部都能政治上获得尊重、生活上得到保障、精神上感到愉悦、作用上有所发挥,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共同绘就老干部幸福晚年的绚丽底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合力。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