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之光照耀前行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感恩奋进姿态铸就一流辉煌

3次阅读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激荡的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以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擘画了宏伟蓝图。这些重要指示,既是治国理政的根本遵循,也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对于每一个共产党人,每一位投身国家建设的奋斗者而言,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始终感恩奋进、追求一流标准的面貌投身实践,不仅是一种政治要求,更是一种责任担当和崇高境界。

深刻领会核心要义:学习精神的深度与广度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绝非简单停留在字面,而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实践性很强的重大任务。它要求我们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进而“知其所以必然”。这意味着我们要从理论的维度,把握其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底蕴、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从历史的维度,理解其对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洞察;从实践的维度,领会其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战略谋划、对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真挚回应。

这种深入学习,首先体现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要义的系统掌握上。例如,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要求我们彻底转变发展观念,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从“大不大”转向“强不强”,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他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关于全面深化改革,他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破除一切体制机制障碍。关于全面依法治国,他要求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每一项指示都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思想、严密的逻辑体系和强大的实践伟力。

其次,深入学习还要求我们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找准着力点。无论是身处基层一线、从事科研攻关、还是承担管理职责,我们都要将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作为“案头卷”“工具书”,对照检查、校准偏差、谋划工作。要善于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思考问题,跳出部门和小我的局限,以大局意识和系统思维推动工作。只有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才能将总书记的指示精神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

知恩图报:感恩之情转化为奋进之力

“饮水思源,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题中之义。我们所处的这个伟大时代,取得的一切成就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离不开无数革命先烈和奋斗者的牺牲奉献,离不开全国人民的团结奋斗。我们应常怀感恩之心,感念党的恩情、祖国的恩情、人民的恩情、时代的恩情。

这份感恩之情,绝非停留在口头上的歌颂,更应转化为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磅礴力量。感恩不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主动的担当;不是一种情感的宣泄,而是一种行动的自觉。它激励我们不断前行,不负韶华,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具体而言,知恩图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党忠诚,坚定不移地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服务人民,牢记党的宗旨,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三是担当尽责,在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畏艰难、勇挑重担,以实际行动回报党和人民的信任与重托。四是廉洁奉公,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感恩之情是奋进的源泉。正是因为感念前人的奋斗和时代的馈赠,我们才更能深刻体会到肩上的责任,从而激发出一往无前的斗志,凝聚起攻坚克难的勇气,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书写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壮丽篇章。

追求卓越:以一流标准引领事业发展

“一流标准”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各行各业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奋进的目标指向。它意味着我们要拒绝平庸,超越自我,永不满足于现状,在各自领域内追求极致,达到行业领先甚至国际领先的水平。这不仅是对个人能力素质的提升,更是对国家整体竞争力的强大支撑。

追求一流标准,首先要树立远大目标和高远志向。要有“敢为天下先”的锐气和“舍我其谁”的担当,勇于向最高水平看齐,敢于挑战极限,设定超越常规的工作目标。例如,在科技创新领域,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敢于攻克“卡脖子”技术,力争取得原创性、颠覆性突破;在社会治理领域,要打造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

其次,追求一流标准要求我们具备持续学习和自我革新的能力。一流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久久为功、持续改进的结果。我们要保持开放的心态,虚心向先进学习,善于借鉴国内外优秀经验,并结合实际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发展。同时,要敢于直面问题和不足,刀刃向内,不断审视和改进工作方法,勇于突破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

再者,一流标准还体现在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和对质量的严格把控上。大厦之成,非一砖一木之功,而是千万细节累积而成。无论是产品质量、服务水平、还是管理效率,都要精益求精,力求做到最好。要建立健全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评估机制,将一流标准融入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形成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的质量文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新时代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基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将精神内化于行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践,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始终感恩奋进一流标准,绝不能停留在思想层面,而必须将其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和实实在在的成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将精神内化于行,首先要坚持问题导向。在学习领会总书记指示精神的基础上,我们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深入调研,查找短板和弱项,分析制约发展的瓶颈和突出问题。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金钥匙”,我们要用它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其次,要勇于担当作为。面对新时代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面对各种风险挑战,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退缩。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襟和境界,主动识变应变求变,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特别是党员干部,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冲锋在前,示范带动,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再者,要注重实干实效。一切工作都要以是否有利于国家发展、是否有利于人民福祉、是否有利于事业进步作为衡量标准。要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力戒空泛表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要建立健全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鼓励干事创业,激励担当作为,让埋头苦干、真抓实干者有地位、受尊重。只有让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实践中开花结果,结出累累硕果,才是对学习最好的检验,对感恩最深的表达,对一流最高境界的追求。

薪火相传:时代新人肩负的历史使命

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到我们手中,特别是青年一代,更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感恩奋进的姿态,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实践,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新时代为广大青年提供了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广阔舞台。我们应该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只争朝夕的精气神,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之中。要弘扬爱国奋斗精神,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中实现人生价值。要加强学习、增长本领,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成为各自领域的行家里手。要砥砺品格、锤炼意志,涵养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勇敢面对挑战,战胜困难。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时代新人,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转化为青春奋进的自觉行动,将感恩之心化为报国之志,将追求卓越化为奋斗目标,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光辉业绩。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让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始终心怀感恩、矢志奋斗,以一流标准要求自己、提升工作,共同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