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新动能 激发新活力:以新担当、新作为、新气象不断提升“三服务”工作能力

2次阅读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三服务”——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作为连接政府与社会、党群与干群的桥梁纽带,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它不仅是衡量政府效能、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更是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关键之举。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必须以“新担当、新作为、新气象”为指引,不断深化认识、创新实践、优化作风,从而全面提升“三服务”工作能力。

新担当:责任与使命的深度诠释

“新担当”意味着要超越固有的思维定式和工作惯性,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责任意识和更深厚的为民情怀来审视和开展“三服务”工作。这要求我们:

首先,要树立 全局意识和战略眼光。在服务企业时,不仅要解决眼前困难,更要着眼于产业链升级、创新生态构建,助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服务群众时,要洞察社会发展趋势和群众多元需求,从源头和根本上解决问题;在服务基层时,要立足长远,赋能基层,提升其自我管理和发展能力。

其次,要强化 主动作为和靠前服务。变“坐等上门”为“主动问需”,变“被动应对”为“前瞻谋划”。对于企业,要深入一线,了解其在政策落地、市场拓展、人才引进等方面的痛点堵点;对于群众,要畅通诉求渠道,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对于基层,要重心下移,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真正做到与服务对象同向发力、同频共振。

最后,要敢于 直面问题和攻坚克难。新担当的要义在于勇于触及深层次矛盾,不回避、不推诿。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拿出“钉钉子”的精神,啃最硬的骨头,以实实在在的担当,为“三服务”工作赢得口碑、赢得信任。这种担当不仅体现在解决具体问题上,更体现在制度创新、机制完善的勇气和魄力上。

新作为:创新驱动下的效能革命

“新作为”强调的不是简单重复劳动,而是通过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工具,实现“三服务”工作的效率革命和质量飞跃。

首先,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这是服务企业最直接、最有效的“新作为”。要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推广“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实现政务服务标准化、智能化、便利化。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为企业发展营造公平、透明、高效的市场环境。

其次,运用数字技术赋能,提升服务精准性。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三服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要积极建设和完善智慧政务平台,通过数据共享、智能分析,精准识别企业需求和群众痛点,实现服务的“千人千面”。例如,利用大数据分析研判市场走势,为企业提供决策参考;通过智能语音助手,实现 24 小时不间断的政务咨询服务。

再者,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广度深度。探索建立跨部门、跨区域的协同服务机制,打破信息壁垒和职能限制,形成合力。例如,推行“链长制”服务,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开展“组团式”服务,针对特定群体或区域提供定制化服务包。同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三服务”,形成多元共治的服务格局。

新气象:作风与环境的全面优化

“新气象”旨在通过转变工作作风、优化服务环境,提升“三服务”的温度、满意度和公信力,塑造服务型政府的良好形象。

首先,要营造 亲清政商关系。在服务企业过程中,既要积极主动、热情周到,又要严守纪律底线,防止利益输送和不当交往。要做到“亲”而有度,“清”而有为,让企业家感受到政府的温暖和支持,同时也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其次,要涵养 服务至上的工作作风。每一位从事“三服务”的干部职工,都要牢记“人民至上”的理念,做到设身处地为服务对象着想。要强化服务意识,提升专业素养,力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办好”,以耐心细致的态度、专业高效的能力,赢得服务对象的尊重和信任。加强投诉建议处理机制,将群众的“牢骚话”变成提升服务的“金点子”。

最后,要构建 积极向上、开放包容的服务文化。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为基层干部放权赋能,激发其干事创业的激情。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让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的干部没有后顾之忧。同时,加强宣传引导,树立先进典型,以榜样力量带动整体工作作风的转变,让“三服务”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行动。

提升“三服务”能力的系统路径

要持续提升“三服务”工作能力,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

首先,加强学习培训,提升专业素养。定期组织业务学习、政策解读、案例分析,使干部职工熟悉掌握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业务流程。针对不同服务领域,开展专项培训,培养一批懂经济、懂法律、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其次,健全考核激励机制,激发内生动力。建立以服务满意度、问题解决率、创新贡献度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将“三服务”工作成效与干部选拔任用、评优评先挂钩。同时,要注重精神激励,营造比学赶超、争创一流的良好氛围。

再者,强化督导问责,确保落地见效。对“三服务”工作中存在的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等不作为、慢作为现象,要严肃查处,绝不姑息。通过明察暗访、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最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问计于民。建立常态化的民意征集和反馈机制,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网络平台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企业、群众和基层的意见建议。让服务对象成为“三服务”工作的参与者和监督者,以他们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最终标准。

结语

“以新担当、新作为、新气象 不断提升“三服务”工作能力”,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这需要我们每一位公职人员,从思想深处进行一次深刻的变革,从行动上展现一次全新的跨越。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汇聚起磅礴的新动能,激发强大的新活力,让“三服务”工作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新的力量。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