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灯塔指引,感恩奋进笃行:以一流标准书写新时代华章

1次阅读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激荡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肩负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庄严历史使命。前进的道路上,思想是旗帜,是方向,是力量。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不仅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更是指引我们知所从来、明所将往、行所当为的行动纲领。这份精神的指引,内化于心,方能外化于行,激发出我们始终感恩奋进、追求一流的磅礴动力,从而在新时代的宏伟画卷中,书写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绚丽篇章。

学习是根基:深刻领会指示精神的时代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贯穿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主线,饱含着深邃的战略思考、强烈的历史担当和真挚的为民情怀。深入学习这些重要指示,首先要深刻认识其非凡的时代意义。

第一,它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总书记的指示精神高瞻远瞩,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到推动高质量发展,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到全面从严治党,每一项指示都为我们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和方法论,是我们攻坚克难、行稳致远的根本遵循。

第二,它凝聚了磅礴的奋进力量。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不仅是理论的指引,更是实践的指南。它着眼于国家发展的全局大势,立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和实践性。通过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从而在思想上统一起来,在行动上紧密跟上,激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强大动力。

第三,它提供了战胜风险挑战的强大武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风险挑战层出不穷。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剖析国际国内形势,洞察事物发展规律,为我们预见风险、应对挑战提供了科学的思维工具和应对策略。只有深入学习、融会贯通,我们才能在风高浪急的复杂环境中保持战略定力,增强斗争本领,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因此,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绝非空泛的口号,而是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政治任务。我们要将其作为终身必修课,原原本本学、全面系统学、联系实际学,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做到学深悟透、真信笃行。

感恩是动力:铭记党和国家的关怀与成就

“饮水思源,知恩图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必然会激发起我们内心深处的感恩之情。这份感恩,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披荆斩棘、砥砺前行的由衷敬佩;是对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创造彪炳史册发展奇迹的无比自豪;更是对党和国家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所付出巨大努力的深切体会。

我们感恩,是感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部署和英明果断的决策领导。正是因为有了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我们才能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在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抗击新冠疫情等一系列重大斗争中取得决定性胜利,让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我们感恩,是感恩祖国日益强大所带来的安全感、自豪感和幸福感。回望历史,饱受屈辱的近代中国,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而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稳定、繁荣昌盛的伟大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力保障,个人发展的机遇前所未有。这巨变,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挺直腰杆,充满自信地走向世界。

我们感恩,是感恩党和国家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教育公平到医疗保障,从环境改善到文化繁荣,党和国家始终致力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使得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这份感恩,不是停留在口头的赞美,而是深植于内心的信念,并转化为推动我们奋发向前的强大动力。它提醒我们,当前的一切成就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和奋斗者用汗水乃至生命换来的。它激励我们,要倍加珍惜、接续奋斗,将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和热爱,转化为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际行动。

奋进是姿态: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感恩之心激荡起奋进之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进是我们应有的姿态和永恒的主题。奋进,意味着不满足于现状,不畏惧困难挑战,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和进取的精神,为实现既定目标而不懈努力。

奋进,首先体现在勇于担当、敢于作为的政治自觉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增强“八种本领”,强化责任担当。我们要在工作中发扬斗争精神,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困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要坚持原则,恪尽职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

奋进,其次体现在锐意创新、攻坚克难的实践自觉上。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打破路径依赖,勇于探索新模式、新方法。无论是科技创新、产业升级,还是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建设,都需要我们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闯劲,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攻克一个个难关,取得一个个突破。要善于从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将其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举措。

奋进,更体现在久久为功、善作善成的韧劲上。伟大事业的成就,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长期坚持、持续发力。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对认准的事情一抓到底,对定下的目标持之以恒,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实现宏伟蓝图。

每个岗位、每个领域都有奋进的空间。无论是基层干部为民服务,科技工作者潜心钻研,还是企业家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我们都应以饱满的热情和扎实的行动,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创造一流业绩,共同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一流是目标:在各领域追求卓越、争创典范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仅得乎下。”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始终感恩奋进,最终的落脚点和指向便是追求一流标准。一流标准,不是自封的口号,而是经过实践检验、获得广泛认可的最高水平。它体现了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精神,代表着高质量、高效率、高水平的标杆。

追求一流,首先要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科技领域,要瞄准世界前沿,突破“卡脖子”技术,抢占战略制高点;在产业发展上,要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在制度建设上,要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以开放的胸襟、宽广的视野,学习借鉴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并在融会贯通中实现超越。

追求一流,其次要秉持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一流的成就往往体现在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和对质量的严格把控上。无论是产品研发、工程建设,还是服务管理、日常工作,都要力求做到最好,不留死角,不存隐患。要建立健全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评价标准,确保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都能达到甚至超越预期。

追求一流,更要具备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一流标准不再仅仅局限于国内,更要放到国际舞台上去衡量。我们要敢于同世界最高水平对标,在竞争中提升自身实力,在开放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通过参与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逐步提升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

实现一流标准,需要全社会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科研工作者要勇攀科学高峰,企业家要打造国际一流品牌,教育工作者要培养一流人才,文化工作者要创作一流作品,政府部门要提供一流服务……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追求卓越,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就能迈向一流。

知行合一:将指示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实践,思想的价值在于指导行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绝不能止于“知”,更要重在“行”,实现知行合一。这要求我们把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真正内化为信仰信念、转化为思想方法、固化为行为准则,并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将其外化于行。

内化于心,要求我们深刻理解指示精神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将其与自身的思想实际、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要通过反复研读、深入思考,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要破除“本领恐慌”,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外化于行,意味着我们要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在工作中,要用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指导谋划、推动落实,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遇到问题,要从总书记的指示中寻找答案;面对困境,要从总书记的指示中汲取智慧。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矛盾和薄弱环节,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务实的工作作风,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

知行合一,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长期坚持、不断深化的过程。它要求我们持续学习、不断实践、及时总结、修正提高。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勇于投身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事业,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经受磨砺中坚定信念。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警钟长鸣,防微杜渐,以过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忠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

回首过往,我们感恩奋进,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展望未来,我们更需高擎思想旗帜,以一流标准继续前行。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责任,也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让我们在思想灯塔的指引下,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始终感恩奋进,追求一流,共同书写新时代更加辉煌的华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正文完
 0